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模】孔菲:用“1+”思維踐行司法為民
作者:雷欣鈺
發布時間:2025-07-12 07:34:41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基層審判不止于結案,更要實質性化解矛盾。大局意識是關鍵,不僅要裁判案件,更要實質性解決糾紛。”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審判員、一級法官孔菲的這句話,道出了她對司法工作的深刻理解。

  在審判經驗的積淀中,孔菲以“存天理、釋法理、曉情理”的初心,將案件辦理從“1”延伸至“1+”,為司法實踐注入溫度、廣度與力度。

  在一起不當得利糾紛中,兩姐妹因母親工亡補助金起訴原單位。孔菲卻從企業反饋中敏銳發現癥結——死者年邁的母親尚未參與協商,親情隔閡才是矛盾根源。恰逢清明節,她追加老人為共同原告,以已故親人的牽掛為切入點耐心調解,最終促成祖孫三人達成分配共識。這場調解,不僅化解了糾紛,更修復了瀕臨破裂的親情。

  這是2024年,孔菲作為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巡回審判庭成員支援西寧市城北區人民法院時審結的案件。作為第一批流動審判庭支援辦案法官,2024年4月9日至2025年4月,在城北法院辦案期間,孔菲審結的案件,近半數以調解或當事人撤訴方式結案。

  “基層的案件大多與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案件審理,我進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對如何通過具體的工作,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和更理性的思考。”在孔菲看來,裁判文書是“法理”的載體,而調解室里的促膝長談、田間地頭的實地走訪,才是“情理”的延伸。

  “群眾要的是解決問題,而非程序空轉。”孔菲不僅這么說,更是運用到了實踐中。在一起多年未決的拆遷補償糾紛中,當事人陷入民事與行政訴訟的循環。孔菲沒有止步于“按程序審理”,而是抽絲剝繭梳理案件脈絡,提出兼顧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最終促成和解,打破了“程序空轉”的僵局。

  在審理某棚戶區改造群體性訴訟時,孔菲深知案件背后是群眾的切身利益與重大公共利益的平衡。多次走訪、反復協調、啟動府院聯動機制……她用耐心消除隔閡,用智慧凝聚共識,最終僅兩名原告選擇繼續訴訟,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

  “辦好案件只是‘1’,更要在‘1’后面加些什么。”孔菲的“1+”,是對法治建設的長遠思考。針對行政執法規范、行政爭議源頭化解等問題,她參與起草《關于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建議》及調研報告。

  面對當事人送禮說情,孔菲始終嚴詞拒絕,堅守“只認法理不認人情”的底線;要求家人“不收禮、不赴宴、不打聽案情”,以清正家風涵養司法正氣。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成長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我沒有理由不全身心投入工作、回報社會、回報人民。”孔菲以法律為劍斬斷不公,以仁愛為盾守護弱者,以創新為燈照亮前路。她是法治星空中一顆明亮的星,更是無數司法工作者用初心守護公平正義的生動縮影。

  (來源:西海都市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湟源:清潔取暖節能改造項目啟動
共和:打通醫療惠民“最后一公里”
24H熱點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模】孔菲:用“1+”思維踐...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大天鵝...
長江青海段土著魚類保存良好
青海首批骨科3D打印器械下線
【鄉村振興在青海】在青海尖扎縣邂逅熱帶果香
【環青聽新音——環青賽特刊·舊憶新說】為同一個夢...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環青攬勝】大湖之畔,...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賽事前瞻】青海共和縣...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積分榜單:青海剛察...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權威點評】青海剛察縣...
熱點圖片
青海西寧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群團”工作別開生面
青海西寧市鑄牢中華...
7月只有25.3℃,西寧邀您來避暑——避暑度假到西寧系列報道之一
7月只有25.3℃,西寧...
環青賽第五賽段 大冬樹山競速度 魚鳥天堂決勝負
環青賽第五賽段 大冬...
老舊小區“智能”改造 居民生活幸福升級
老舊小區“智能”改...
環比增長80% 青海避暑游為何頻頻上熱門——“青海暑期旅游觀察”系列報道之一
環比增長80% 青海避...
90后“女掌門”的鄉土征程
90后“女掌門”的鄉...
魚鳥天堂,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畫卷
魚鳥天堂,繪就人與...
糾紛旋渦中的“定盤星”——記西寧市城西區信訪事項調委會主任、城西區醫療糾紛調委會主任廖玉華
糾紛旋渦中的“定盤...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模】孔菲:用“1+”思維踐行司法為民

西海都市報
2025-07-12 07:3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模】孔菲:用“1+”思維踐行司法為民

西海都市報
2025-07-12 07:3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模】孔菲:用“1+”思維踐行司法為民

  • 2025-07-12 07:34:41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基層審判不止于結案,更要實質性化解矛盾。大局意識是關鍵,不僅要裁判案件,更要實質性解決糾紛。”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審判員、一級法官孔菲的這句話,道出了她對司法工作的深刻理解。

  在審判經驗的積淀中,孔菲以“存天理、釋法理、曉情理”的初心,將案件辦理從“1”延伸至“1+”,為司法實踐注入溫度、廣度與力度。

  在一起不當得利糾紛中,兩姐妹因母親工亡補助金起訴原單位。孔菲卻從企業反饋中敏銳發現癥結——死者年邁的母親尚未參與協商,親情隔閡才是矛盾根源。恰逢清明節,她追加老人為共同原告,以已故親人的牽掛為切入點耐心調解,最終促成祖孫三人達成分配共識。這場調解,不僅化解了糾紛,更修復了瀕臨破裂的親情。

  這是2024年,孔菲作為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巡回審判庭成員支援西寧市城北區人民法院時審結的案件。作為第一批流動審判庭支援辦案法官,2024年4月9日至2025年4月,在城北法院辦案期間,孔菲審結的案件,近半數以調解或當事人撤訴方式結案。

  “基層的案件大多與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案件審理,我進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對如何通過具體的工作,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和更理性的思考。”在孔菲看來,裁判文書是“法理”的載體,而調解室里的促膝長談、田間地頭的實地走訪,才是“情理”的延伸。

  “群眾要的是解決問題,而非程序空轉。”孔菲不僅這么說,更是運用到了實踐中。在一起多年未決的拆遷補償糾紛中,當事人陷入民事與行政訴訟的循環。孔菲沒有止步于“按程序審理”,而是抽絲剝繭梳理案件脈絡,提出兼顧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最終促成和解,打破了“程序空轉”的僵局。

  在審理某棚戶區改造群體性訴訟時,孔菲深知案件背后是群眾的切身利益與重大公共利益的平衡。多次走訪、反復協調、啟動府院聯動機制……她用耐心消除隔閡,用智慧凝聚共識,最終僅兩名原告選擇繼續訴訟,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

  “辦好案件只是‘1’,更要在‘1’后面加些什么。”孔菲的“1+”,是對法治建設的長遠思考。針對行政執法規范、行政爭議源頭化解等問題,她參與起草《關于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建議》及調研報告。

  面對當事人送禮說情,孔菲始終嚴詞拒絕,堅守“只認法理不認人情”的底線;要求家人“不收禮、不赴宴、不打聽案情”,以清正家風涵養司法正氣。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成長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我沒有理由不全身心投入工作、回報社會、回報人民。”孔菲以法律為劍斬斷不公,以仁愛為盾守護弱者,以創新為燈照亮前路。她是法治星空中一顆明亮的星,更是無數司法工作者用初心守護公平正義的生動縮影。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雷欣鈺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