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老師,我們會永遠記得您!”
——援青故事⑨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劉志毅
發布時間:2025-07-11 07:16:07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50711054853援青物理教師張旭在課堂上解答學生問題。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老師,您還會回來嗎?如果您不回來了,將來我考北京的學校去找您!”7月2日,玉樹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的教學名師工作室,高二年級的學生簇擁著即將結束援青任期的王宗蘭老師,依依惜別。

  王宗蘭來自北京市石景山區第二實驗學校,是“組團式”幫扶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第五期第二批援青教師之一。

  “剛來學校時,我發現學生熱情好學,但靦腆羞澀,面對老師時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堂發言不夠積極。”王宗蘭說,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實際收獲,她和5位同批援青教師主動向學校教師傳授教學方法,大力推行“精講多練”課堂模式,嚴格規定每節課講課不超過30分鐘,學生練習“說和做”不少于10分鐘。

  王宗蘭說:“老師講完不等于學生學會,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才能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王宗蘭和其他援青老師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深植于學校日常教育與管理后,很快取得了實效。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才仁戰斗說:“援青教師充分發揮了‘傳幫帶’的作用,學校基礎教育不斷夯實,前進動能勢頭強勁,2025年高考,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我時常對學生說,要是老師有魔法,講的所有東西都能印在你們腦子里多好呀,但是不行,你們得自己去經歷、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成長。”王宗蘭的心聲,這與其他援青教師不謀而合,2023年,王宗蘭和北京援青的常務副校長胥慶、教科研主任祝發智以及物理教師張旭攜手理化生教研組教師,參與第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實驗作品大賽籌備工作,探索科技創新教育的新模式,為學生開辟了一條科技成才“新門路”,實現了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科技從無到有的突破。

QQ圖片20250711054859即將結束援青任期的王宗蘭老師與學生告別。劉志毅 攝

  “老師帶領我們搭建訓練賽道,幫助定制了‘太空車’模型,關注我們的每次訓練,提供及時而又詳細的指導,我們一起摸索、測試和改進,不斷取得進步。”參賽學生格來然丁說。

  2024年5月,學生格來然丁和梅美代表玉樹州參加在西寧市舉行的復賽,在穿越障礙物時,相互配合,表現出色,被裁判評定為“優秀”,取得了優秀獎。

  2024年8月,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5位學生在“組團式”幫扶團隊老師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參加第十五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斬獲“北斗智慧時空”創意小論文項目高中組一等獎1項,“北斗智慧時空”創想畫項目高中組三等獎2項,留下玉樹學子的成長印記。

  榮譽背后,是老師以心血澆灌的日日夜夜。援青物理老師張旭說:“我們教的不僅是題目的解法,更是學生對未來的信念,終有一天,玉樹的孩子,一樣能站在科技的前沿。”

  自2022年7月,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被列入國家鄉村振興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學校后,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硬件條件不斷改善,學校制度建設和總體管理不斷規范,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獲得青海省“智慧校園示范校”、青海省“數字化校園2.0示范校”、教育部“第二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等榮譽。

  山海相隔,師心無距。跨越山海的“組團式”幫扶,不僅帶來了先進理念和方法,更傳遞了“負責任、有內涵、有溫度”的教育追求,北京援青老師的心血如靜水流深,在高原腹地悄然改變著命運的河道,“去北京找您”的心聲并非童言輕許,而是知識火種點燃后對廣闊世界的真誠渴望。當學生用智慧打開了一扇科技之窗,當“老師”二字承載起超越地域的親情重量,綿延千里的教育長卷上留下了“組團式”幫扶寫下的生動注腳。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審計委員會會議召開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青海革命軍事館征集史料文物公告
【援青禮贊】“上海青”讓果洛未來可期
化隆數字經濟及拉面產業數據開發運營基地啟動
24H熱點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老師,我們會永遠記得...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黃河“...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海東市全力破解...
青海省啟動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青海省河南縣酸奶香飄四方
青海:3.25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統籌推進防洪工程與...
1-5月,青海農產品出口增速躍居全國第一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
甘肅文旅集團攜十二大資源聚力青海省西寧市 共啟“...
熱點圖片
趙樂際在青海調研時強調 貫徹黨中央部署要求 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 高質量做好人大工作
趙樂際在青海調研時...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環青攬勝】“天境祁連”奏響“綠富美”協奏曲
【環青觀潮涌——環...
輕食消費受青睞 今天你吃草了嗎
輕食消費受青睞 今天...
【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快客車隊拿下賽段冠軍李寧之星攬兩衫
【第二十四屆環大美...
精神火炬映山河 文明新風潤高原——2025年“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啟動儀式側記
精神火炬映山河 文明...
【援青禮贊】一首雪域贊歌 “滬果”同心聯唱
【援青禮贊】一首雪...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環青影像
【環青觀潮涌——環...
100萬尾裸鯉苗種再投布哈河
100萬尾裸鯉苗種再投...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老師,我們會永遠記得您!”
——援青故事⑨

青海日報
2025-07-11 07:1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老師,我們會永遠記得您!”
——援青故事⑨

青海日報
2025-07-11 07:1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老師,我們會永遠記得您!”
——援青故事⑨

  • 2025-07-11 07:16:07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711054853援青物理教師張旭在課堂上解答學生問題。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老師,您還會回來嗎?如果您不回來了,將來我考北京的學校去找您!”7月2日,玉樹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的教學名師工作室,高二年級的學生簇擁著即將結束援青任期的王宗蘭老師,依依惜別。

  王宗蘭來自北京市石景山區第二實驗學校,是“組團式”幫扶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第五期第二批援青教師之一。

  “剛來學校時,我發現學生熱情好學,但靦腆羞澀,面對老師時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堂發言不夠積極。”王宗蘭說,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實際收獲,她和5位同批援青教師主動向學校教師傳授教學方法,大力推行“精講多練”課堂模式,嚴格規定每節課講課不超過30分鐘,學生練習“說和做”不少于10分鐘。

  王宗蘭說:“老師講完不等于學生學會,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才能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王宗蘭和其他援青老師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深植于學校日常教育與管理后,很快取得了實效。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才仁戰斗說:“援青教師充分發揮了‘傳幫帶’的作用,學校基礎教育不斷夯實,前進動能勢頭強勁,2025年高考,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我時常對學生說,要是老師有魔法,講的所有東西都能印在你們腦子里多好呀,但是不行,你們得自己去經歷、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成長。”王宗蘭的心聲,這與其他援青教師不謀而合,2023年,王宗蘭和北京援青的常務副校長胥慶、教科研主任祝發智以及物理教師張旭攜手理化生教研組教師,參與第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實驗作品大賽籌備工作,探索科技創新教育的新模式,為學生開辟了一條科技成才“新門路”,實現了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科技從無到有的突破。

QQ圖片20250711054859即將結束援青任期的王宗蘭老師與學生告別。劉志毅 攝

  “老師帶領我們搭建訓練賽道,幫助定制了‘太空車’模型,關注我們的每次訓練,提供及時而又詳細的指導,我們一起摸索、測試和改進,不斷取得進步。”參賽學生格來然丁說。

  2024年5月,學生格來然丁和梅美代表玉樹州參加在西寧市舉行的復賽,在穿越障礙物時,相互配合,表現出色,被裁判評定為“優秀”,取得了優秀獎。

  2024年8月,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5位學生在“組團式”幫扶團隊老師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參加第十五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斬獲“北斗智慧時空”創意小論文項目高中組一等獎1項,“北斗智慧時空”創想畫項目高中組三等獎2項,留下玉樹學子的成長印記。

  榮譽背后,是老師以心血澆灌的日日夜夜。援青物理老師張旭說:“我們教的不僅是題目的解法,更是學生對未來的信念,終有一天,玉樹的孩子,一樣能站在科技的前沿。”

  自2022年7月,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被列入國家鄉村振興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學校后,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硬件條件不斷改善,學校制度建設和總體管理不斷規范,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獲得青海省“智慧校園示范校”、青海省“數字化校園2.0示范校”、教育部“第二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等榮譽。

  山海相隔,師心無距。跨越山海的“組團式”幫扶,不僅帶來了先進理念和方法,更傳遞了“負責任、有內涵、有溫度”的教育追求,北京援青老師的心血如靜水流深,在高原腹地悄然改變著命運的河道,“去北京找您”的心聲并非童言輕許,而是知識火種點燃后對廣闊世界的真誠渴望。當學生用智慧打開了一扇科技之窗,當“老師”二字承載起超越地域的親情重量,綿延千里的教育長卷上留下了“組團式”幫扶寫下的生動注腳。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劉志毅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