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鄉村振興在青海】鄉風文明,從一場直播講起……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鐘自珍
發布時間:2025-07-16 06:52:37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1日16時,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在視頻號“文明大通”準時開播,短短1個半小時,吸引4885人次在線觀看,點贊評論不斷。這是一場“文明接力”——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峽鎮仙米村黨支部書記陳玉柱邀請橋頭鎮老營莊村委會主任趙興文、小煤洞村黨支部書記鄭生林走進仙米村“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分享村里開展移風易俗的生動案例和“四碗吃包子”喪事簡辦約定的來歷。

  直播間里,鄭生林講起“四碗吃包子”約定的來歷。“就是讓老百姓有面子又不破費,大家都認這個理。”趙興文則笑著說:“吹嗩吶的少了,講孝道的多了。”在這個不大的直播間里,村干部成了主播,傳統成了話題,文明新風成了最有號召力的內容。

  這樣的直播,仙米村已經做了20余場,累計吸引超過60萬人次圍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個全省首個村級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用“土話”講文明,移風易俗在這里被講“活”了。

  仙米村并不是個例。在湟中區上新莊鎮靜房村,“茶飯四道”簡辦喪事新規已深入人心。一道茶、二道菜、三道米、四道面,既寄托了哀思,又減輕了負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得到村民廣泛認同:“少花錢也有情義,親情不會因為菜少了就淡了。”

  湟源縣大華鎮池漢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劃定操辦紅白事的紅線和底線,籌措建立全縣第一個村級殯葬服務中心,已為周邊900余戶提供喪葬服務。

  而在西寧市城北區馬坊街道鹽莊村,“積分超市”成了村里人氣最旺的地方。村民簡辦紅白事、參與志愿服務、講孝道、講衛生,都能攢積分,換毛巾、水杯、米面油,“文明也能算賬,值!”不少村民表示。

  這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折射出西寧市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的務實之路。今年以來,西寧市發動群眾民事民議、民主協商,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風民俗、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從線上直播到線下積分,從鄉村舞臺到文化廣場,從村干部到鄉賢能人,移風易俗在西寧市不再是“喊口號”,而是真正進入了群眾的生活場景,變成“看得見、聽得懂、愿意跟”的文明行動。鄉風更清,民心更齊,文明的新風正悄然吹遍高原古城的每個角落。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援青禮贊】渤海潮涌援青路 兩地攜手譜新章
青海省西寧市:讓廉潔文化融入日常
24H熱點
【鄉村振興在青海】鄉風文明,從一場直播講起……
青海出臺方案 健全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
青海省出實招護航高校畢業生求職路
西寧市城中區5所老年大學開課 6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
中國明星足球隊西寧邀請賽19日開賽
藝術家們在這個西寧小山村里扎了根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讓游客感覺“涼”好——關注西...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2730.57萬人次
青海多維發力健全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海——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
熱點圖片
暑期親近自然 感悟生態之美
暑期親近自然 感悟生...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高原“木蘭”映山河 綻放“最美”電力光——記全國最美職工、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職工吳嘉楠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
三江源頭繪新風
三江源頭繪新風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綠茵絕殺燃激情 展區盛宴展活力——第二屆“青超聯賽”第五輪西寧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高原綠茵燃激情 牦牛勁旅展雄風——第二屆“青超聯賽”第五輪玉樹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即使回到江蘇,心也牽掛著這里”——援青故事(11)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
【生態深一度】連線“青海本草” 傾聽植物故事
【生態深一度】連線...
“月亮姐姐”直播帶貨助力青海好物走向全國
“月亮姐姐”直播帶...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鄉村振興在青海】鄉風文明,從一場直播講起……

青海日報
2025-07-16 06:5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鄉村振興在青海】鄉風文明,從一場直播講起……

青海日報
2025-07-16 06:5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鄉村振興在青海】鄉風文明,從一場直播講起……

  • 2025-07-16 06:52:37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1日16時,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在視頻號“文明大通”準時開播,短短1個半小時,吸引4885人次在線觀看,點贊評論不斷。這是一場“文明接力”——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峽鎮仙米村黨支部書記陳玉柱邀請橋頭鎮老營莊村委會主任趙興文、小煤洞村黨支部書記鄭生林走進仙米村“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分享村里開展移風易俗的生動案例和“四碗吃包子”喪事簡辦約定的來歷。

  直播間里,鄭生林講起“四碗吃包子”約定的來歷。“就是讓老百姓有面子又不破費,大家都認這個理。”趙興文則笑著說:“吹嗩吶的少了,講孝道的多了。”在這個不大的直播間里,村干部成了主播,傳統成了話題,文明新風成了最有號召力的內容。

  這樣的直播,仙米村已經做了20余場,累計吸引超過60萬人次圍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個全省首個村級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用“土話”講文明,移風易俗在這里被講“活”了。

  仙米村并不是個例。在湟中區上新莊鎮靜房村,“茶飯四道”簡辦喪事新規已深入人心。一道茶、二道菜、三道米、四道面,既寄托了哀思,又減輕了負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得到村民廣泛認同:“少花錢也有情義,親情不會因為菜少了就淡了。”

  湟源縣大華鎮池漢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劃定操辦紅白事的紅線和底線,籌措建立全縣第一個村級殯葬服務中心,已為周邊900余戶提供喪葬服務。

  而在西寧市城北區馬坊街道鹽莊村,“積分超市”成了村里人氣最旺的地方。村民簡辦紅白事、參與志愿服務、講孝道、講衛生,都能攢積分,換毛巾、水杯、米面油,“文明也能算賬,值!”不少村民表示。

  這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折射出西寧市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的務實之路。今年以來,西寧市發動群眾民事民議、民主協商,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風民俗、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從線上直播到線下積分,從鄉村舞臺到文化廣場,從村干部到鄉賢能人,移風易俗在西寧市不再是“喊口號”,而是真正進入了群眾的生活場景,變成“看得見、聽得懂、愿意跟”的文明行動。鄉風更清,民心更齊,文明的新風正悄然吹遍高原古城的每個角落。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鐘自珍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