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誰按下互助蠶豆擴種“加速鍵”?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咸文靜
發布時間:2025-07-09 07:21:07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50709053645在互助縣林川鄉保家村的蠶豆地里,種植大戶王長基正在查看豆苗的長勢。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我種的這是鮮食蠶豆。4月播種,8月采摘。下個月就該‘打頭’了。”夏至時節,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林川鄉保家村的蠶豆地里,種植大戶王長基望著連片的豆苗笑意盈盈。從0.67公頃到14.67公頃,短短幾年間,他的蠶豆種植面積翻了22倍。

  王長基的種植規模能實現如此迅速的擴張,并非個例,而是互助縣蠶豆“蓬勃生長”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互助縣蠶豆種植面積近6666.67公頃,占全省蠶豆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

  “種植面積持續擴大,說明種蠶豆農民能賺錢。”互助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貴全告訴記者,早年間,對于當地腦山地區的農民來說,種蠶豆還是個費時費力又費工的活兒,每畝(1畝≈0.0667公頃)僅收100多公斤,常被用作飼料。

  2010年,互助縣與青海大學蠶豆育種創新團隊聯手破局:通過設立示范點,在覆膜種植、蠶豆機械化播種及收獲等方面展開研究。過程雖然坎坷,但成效顯著。不僅讓蠶豆在川水、淺山地區扎根生長,更在林川鄉等腦山地區實現規;N植,實現從“種下去”到“種得好”的蛻變,其中很多關鍵技術在全省進行推廣。與此同時,“青海13號”“青蠶14號”“青蠶16號”“青蠶19號”“青蠶25號”等蠶豆品種的更新換代,極大地帶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像作為鮮食蠶豆的“青蠶27號”,讓每畝地的收入超過3000元。

QQ圖片20250709053657在互助縣卓扎灘綜合農業示范基地的蠶豆種植大棚里,幾名婦女正在鋤草。咸文靜 攝

  從“土里刨食”到“科技增收”,王貴全這樣解釋:以前,當地群眾最喜歡種馬鈴薯,接下來是油菜、蠶豆和小麥,F在,蠶豆已經排到了首位。產量提升、成本下降、效益翻番的“三變”背后,是農業“新三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對傳統種植模式的革新。

  為推動蠶豆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互助縣鼓勵合作社進行集中連片種植,并在機械化生產、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給予項目支持和技術指導。目前,全縣已有40多家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蠶豆規模化種植。在銷售端,憑借粒大皮薄、飽滿均勻等特點,互助所產的蠶豆備受消費者青睞,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家。

  “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缺少加工環節,雖然產品供不應求,但以供應原料為主。”王貴全的話,道出了從“賣原料”到“創品牌”的升級路徑。“下一步,將在加大對蠶豆產業的扶持力度、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將蠶豆產業打造成互助縣的特色優勢產業。”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省委宣傳部2025年公開考錄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
青海省湟源縣:“美景”巧變“錢景”
青海祁連為8093人發放養老金4127.2萬元
24H熱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誰...
青海:全省基層法院均已完成縣級綜治中心入駐工作
青!搬t保影像云”正式上線,推動檢查結果全國共享
青海省勞動糾紛矛盾化解效率大幅提升
青海45個縣級信訪部門已全部入駐綜治中心
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公司舉辦2025年品牌開放日活動
青海省13天內成功完成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跑出“生...
第十屆中國·青海國際民族傳統射箭精英賽7月19日開賽
青海著力推進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
瑪爾擋水電站年累計發電量突破20億千瓦時
熱點圖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49倍!湟魚“瀕!弊儭耙孜!闭凵淞耸裁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
【聚焦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文旅融合發力 點亮環青賽
【聚焦第二十四屆環...
共繪雪域高原同心圓——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工作紀實
共繪雪域高原同心圓...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支部領著干,蹚出振興“千萬”路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文化中國行】太陽花開丹麻灘 唱響高原新時代
【文化中國行】太陽...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快遞員】把“期盼”送進草原深處——記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海北州城區分公司投遞員曹成彪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環青攬勝】賽道連沃野 土鄉躍振興
【環青觀潮涌——環...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舊憶新說】車輪駛過來 產業旺起來
【環青觀潮涌——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誰按下互助蠶豆擴種“加速鍵”?

青海日報
2025-07-09 07: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誰按下互助蠶豆擴種“加速鍵”?

青海日報
2025-07-09 07: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誰按下互助蠶豆擴種“加速鍵”?

  • 2025-07-09 07:21:07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709053645在互助縣林川鄉保家村的蠶豆地里,種植大戶王長基正在查看豆苗的長勢。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我種的這是鮮食蠶豆。4月播種,8月采摘。下個月就該‘打頭’了。”夏至時節,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林川鄉保家村的蠶豆地里,種植大戶王長基望著連片的豆苗笑意盈盈。從0.67公頃到14.67公頃,短短幾年間,他的蠶豆種植面積翻了22倍。

  王長基的種植規模能實現如此迅速的擴張,并非個例,而是互助縣蠶豆“蓬勃生長”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互助縣蠶豆種植面積近6666.67公頃,占全省蠶豆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

  “種植面積持續擴大,說明種蠶豆農民能賺錢。”互助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貴全告訴記者,早年間,對于當地腦山地區的農民來說,種蠶豆還是個費時費力又費工的活兒,每畝(1畝≈0.0667公頃)僅收100多公斤,常被用作飼料。

  2010年,互助縣與青海大學蠶豆育種創新團隊聯手破局:通過設立示范點,在覆膜種植、蠶豆機械化播種及收獲等方面展開研究。過程雖然坎坷,但成效顯著。不僅讓蠶豆在川水、淺山地區扎根生長,更在林川鄉等腦山地區實現規模化種植,實現從“種下去”到“種得好”的蛻變,其中很多關鍵技術在全省進行推廣。與此同時,“青海13號”“青蠶14號”“青蠶16號”“青蠶19號”“青蠶25號”等蠶豆品種的更新換代,極大地帶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像作為鮮食蠶豆的“青蠶27號”,讓每畝地的收入超過3000元。

QQ圖片20250709053657在互助縣卓扎灘綜合農業示范基地的蠶豆種植大棚里,幾名婦女正在鋤草。咸文靜 攝

  從“土里刨食”到“科技增收”,王貴全這樣解釋:以前,當地群眾最喜歡種馬鈴薯,接下來是油菜、蠶豆和小麥,F在,蠶豆已經排到了首位。產量提升、成本下降、效益翻番的“三變”背后,是農業“新三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對傳統種植模式的革新。

  為推動蠶豆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互助縣鼓勵合作社進行集中連片種植,并在機械化生產、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給予項目支持和技術指導。目前,全縣已有40多家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蠶豆規;N植。在銷售端,憑借粒大皮薄、飽滿均勻等特點,互助所產的蠶豆備受消費者青睞,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家。

  “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缺少加工環節,雖然產品供不應求,但以供應原料為主。”王貴全的話,道出了從“賣原料”到“創品牌”的升級路徑。“下一步,將在加大對蠶豆產業的扶持力度、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將蠶豆產業打造成互助縣的特色優勢產業。”

 。▉碓矗呵嗪H請螅

作者 咸文靜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