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山海同心 筑夢青!可胶f作為鹽湖“點睛”
——援青故事⑦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蘇 烽
發布時間:2025-07-02 08:03:22
編輯:馬燕燕
游客在鹽湖拍照打卡。蘇烽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藍白暈染的湖水泛起粼粼波紋,六月的茶卡鹽湖仿佛剛從懵懂的夢中睡醒,略帶羞澀地向來往的游客們展現著這個季節獨有的韻味——時而隨著晴天大放異彩,時而又隨著烏云深藏不露。

  6月19日,走進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茶卡天空壹號景區,往來游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凡。景區門口,一輛輛旅游大巴接踵而至,游客在景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踏入景區,開啟了游覽之旅。

  跟隨人群穿過駱駝廣場,一條繁忙的街道映入眼簾,街道上煙火氣息濃郁。街道兩側,枸杞、藜麥、牛羊肉等各類農特產攤位依次排開,手串、蜜蠟等手工藝品攤位人頭攢動,游客穿梭其間,感受著當地的風土人情。

  “我們致力于為游客打造更為豐富多元的體驗,力求讓每一位游客都不虛此行。通過一系列體驗,讓游客觸摸到鹽湖那沉淀千年的深厚底蘊。”青海茶卡天空壹號景區副總經理錢超的聲音里透著篤定。

  這份底氣,源于浙青兩地“山海協作”的生動實踐。

  時間回溯至2021年12月,當湖州交通投資集團響應援青號角,以“東部資本+西部資源”的創新模式收購茶卡天空壹號景區40%控股權時,一場跨越千山萬水的協作就此開啟。

  依托東部成熟的市場化開發理念,景區改造大刀闊斧展開:陳舊設施被智慧導覽系統替代,游客中心升級為文化展示綜合體,傳統鹽湖觀光被深度體驗項目環繞……這不單是資金輸血,更是一次以“湖州所能”精準對接“青海所需”的發展模式深層次嫁接。

  鹽湖的故事在這里被重新講述。景區深處,“鹽情小說館”靜待啟幕。這里正是“文化+技術+文創”賦能旅游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數字化光投影技術將千年采鹽史化為可觸摸的傳奇,民族服飾與鹽花結晶在創意設計中蛻變為時尚符號,將成為景區展示本土文化的新窗口。

  建成“暗夜星空保護地”,打造“星”課堂,引領游客步入神秘深邃的星空世界;打造“住在鹽湖邊,睡在星空下”的浪漫體驗,讓游客在鹽湖的溫柔懷抱里與星空共眠;“天空之城”古法采鹽體驗項目,帶游客領略傳統采鹽技藝的獨特魅力……厚植于為游客創造多元體驗的美好愿景,景區以創新為動力源泉持續滋養,催生了鹽湖之上蓬勃的產業鏈條。

  景區在精雕細琢間,褪去舊貌,煥發出如星辰般耀眼的光彩。離開波光瀲滟的茶卡鹽湖,我們走進毗鄰的茶卡鎮巴音村,湖州援青的印記同樣深刻。

  在村民祁永娟家的民宿門口,工人們正趁著客流淡季加緊施工。“這兩天客人少些,正好升級,準備迎接旺季呢!”祁永娟臉上帶著期待的笑意。她指著煥然一新的門面感慨:“以前守著幾間土屋,就是個‘家庭賓館’,哪懂什么精品民宿?是湖州送我們去莫干山學習,才開了竅!”

  眼前的變化令人欣喜:貼合鹽湖主題的民宿設計、布置溫馨且智能的房間、客制化的活動區域,還有花心思布置的太陽能小夜燈。“云沐民宿”,從內到外煥然一新,成為巴音村民宿升級的縮影。

  湖州帶來的改變,遠不止一家民宿。在景區周邊,一批批村民在湖州專家的悉心指導下,成功轉型為生態導游,用鄉音講述家鄉故事;傳統的手工藝作坊,在湖州電商團隊的包裝策劃下,枸杞、鹽雕等特產接入廣闊市場,在游客的行囊中走向遠方。

  “湖州對口支援徹底改變了我們的觀念!”望著日益紅火的民宿集群和往來游客,巴音村黨支部書記趙永龍感觸很深。他說:“是援青注入的‘活血’讓我們村子的民宿脫胎換骨了!現在,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大家都實實在在吃上了‘旅游飯’,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吳曉軍:以優良作風保障新青海建設行穩致遠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省委宣傳部2025年公開考錄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
西寧市以精準服務增強“引客來寧”戰略吸引力
西寧市舉辦離退休干部迎“七一”演講朗誦比賽
24H熱點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頭雁”領航破困...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山海協作為鹽湖“點睛”——...
聚焦青海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堅...
紅心向黨鑄忠誠——青海各地喜迎建黨104周年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青海瑪沁:查倉村的“...
江河源頭話發展 綠色盛會啟未來——寫在第26屆中國...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青報觀察...
【江源近觀】思政課上“一束光” 少年心中“一盞燈”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精彩瞬間...
熱點圖片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美食幸福一座城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露營基地逐夢人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
青海互助:油菜花開河湟美
青;ブ河筒嘶ㄩ_...
【慶祝建黨104周年】青海互助舉行新發展黨員集中入黨宣誓儀式
【慶祝建黨104周年】...
【慶祝建黨104周年】西寧市城西區: 共赴一場紅色視覺盛宴
【慶祝建黨104周年】...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戈壁頭茬苜蓿迎豐收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一場跨越數百公里的生命接力
一場跨越數百公里的...
青海西寧:一個一個老舊小區破繭成蝶
青海西寧:一個一個...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可胶f作為鹽湖“點睛”
——援青故事⑦

青海日報
2025-07-02 08:0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可胶f作為鹽湖“點睛”
——援青故事⑦

青海日報
2025-07-02 08:0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山海同心 筑夢青!可胶f作為鹽湖“點睛”
——援青故事⑦

  • 2025-07-02 08:03:22
  • 來源:青海日報
游客在鹽湖拍照打卡。蘇烽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藍白暈染的湖水泛起粼粼波紋,六月的茶卡鹽湖仿佛剛從懵懂的夢中睡醒,略帶羞澀地向來往的游客們展現著這個季節獨有的韻味——時而隨著晴天大放異彩,時而又隨著烏云深藏不露。

  6月19日,走進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茶卡天空壹號景區,往來游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凡。景區門口,一輛輛旅游大巴接踵而至,游客在景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踏入景區,開啟了游覽之旅。

  跟隨人群穿過駱駝廣場,一條繁忙的街道映入眼簾,街道上煙火氣息濃郁。街道兩側,枸杞、藜麥、牛羊肉等各類農特產攤位依次排開,手串、蜜蠟等手工藝品攤位人頭攢動,游客穿梭其間,感受著當地的風土人情。

  “我們致力于為游客打造更為豐富多元的體驗,力求讓每一位游客都不虛此行。通過一系列體驗,讓游客觸摸到鹽湖那沉淀千年的深厚底蘊。”青海茶卡天空壹號景區副總經理錢超的聲音里透著篤定。

  這份底氣,源于浙青兩地“山海協作”的生動實踐。

  時間回溯至2021年12月,當湖州交通投資集團響應援青號角,以“東部資本+西部資源”的創新模式收購茶卡天空壹號景區40%控股權時,一場跨越千山萬水的協作就此開啟。

  依托東部成熟的市場化開發理念,景區改造大刀闊斧展開:陳舊設施被智慧導覽系統替代,游客中心升級為文化展示綜合體,傳統鹽湖觀光被深度體驗項目環繞……這不單是資金輸血,更是一次以“湖州所能”精準對接“青海所需”的發展模式深層次嫁接。

  鹽湖的故事在這里被重新講述。景區深處,“鹽情小說館”靜待啟幕。這里正是“文化+技術+文創”賦能旅游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數字化光投影技術將千年采鹽史化為可觸摸的傳奇,民族服飾與鹽花結晶在創意設計中蛻變為時尚符號,將成為景區展示本土文化的新窗口。

  建成“暗夜星空保護地”,打造“星”課堂,引領游客步入神秘深邃的星空世界;打造“住在鹽湖邊,睡在星空下”的浪漫體驗,讓游客在鹽湖的溫柔懷抱里與星空共眠;“天空之城”古法采鹽體驗項目,帶游客領略傳統采鹽技藝的獨特魅力……厚植于為游客創造多元體驗的美好愿景,景區以創新為動力源泉持續滋養,催生了鹽湖之上蓬勃的產業鏈條。

  景區在精雕細琢間,褪去舊貌,煥發出如星辰般耀眼的光彩。離開波光瀲滟的茶卡鹽湖,我們走進毗鄰的茶卡鎮巴音村,湖州援青的印記同樣深刻。

  在村民祁永娟家的民宿門口,工人們正趁著客流淡季加緊施工。“這兩天客人少些,正好升級,準備迎接旺季呢!”祁永娟臉上帶著期待的笑意。她指著煥然一新的門面感慨:“以前守著幾間土屋,就是個‘家庭賓館’,哪懂什么精品民宿?是湖州送我們去莫干山學習,才開了竅!”

  眼前的變化令人欣喜:貼合鹽湖主題的民宿設計、布置溫馨且智能的房間、客制化的活動區域,還有花心思布置的太陽能小夜燈。“云沐民宿”,從內到外煥然一新,成為巴音村民宿升級的縮影。

  湖州帶來的改變,遠不止一家民宿。在景區周邊,一批批村民在湖州專家的悉心指導下,成功轉型為生態導游,用鄉音講述家鄉故事;傳統的手工藝作坊,在湖州電商團隊的包裝策劃下,枸杞、鹽雕等特產接入廣闊市場,在游客的行囊中走向遠方。

  “湖州對口支援徹底改變了我們的觀念!”望著日益紅火的民宿集群和往來游客,巴音村黨支部書記趙永龍感觸很深。他說:“是援青注入的‘活血’讓我們村子的民宿脫胎換骨了!現在,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大家都實實在在吃上了‘旅游飯’,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蘇 烽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