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6月29日,第26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甘肅展館內一角,色彩斑斕的香包綴滿展臺,吸引眾多省內外游客、參展商和非遺愛好者前來探尋香包文化的魅力。
對甘青兩省文旅發展有哪些期待?希望在本屆青洽會上收獲什么?記者就此采訪了慶陽凌云服飾集團軒轅香包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鵬。
“能夠代表甘肅在青洽會上展示慶陽的香包產品、民俗文化,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此次參展我們帶來的香包品類豐富,既有以十二生肖、梅蘭竹菊為設計元素的傳統款式,又有融合消費新風尚的‘國潮風’系列產品,國潮系列香包由專業繡娘純手工刺繡,不僅有觀賞功能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張鵬說。
慶陽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當地俗稱“絀絀”“耍活子”,是一種立體造型和平面刺繡兼容的純手工藝制品,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以古拙質樸、富有原始文化遺存和手法奇特而區別于國內其他香包。
“為了增加香包特色,我們和甘肅中醫藥大學、慶陽市中醫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將香包制作中使用的中草藥與當地岐黃文化相融合,推出具有提神醒腦、緩解疲勞等養生保健功能的香包。”張鵬說,2002年起慶陽市開始舉辦香包民俗文化節,從此香包產業大放異彩。2006年慶陽香包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慶陽香包”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本屆青洽會陣容強大,匯聚了上海、北京等省(區、市)代表團,以及40家央企、500余家知名企業代表。如此規模的盛會,無疑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此次參展,除了希望進一步打開市場,與更多參展商達成合作外,我們也迫切期待傾聽消費者的真實聲音。每一條對慶陽香包的評價與建議,都是幫助我們傳承非遺技藝、創新產品設計的寶貴財富。”張鵬坦言。
“青海、甘肅兩省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稟賦獨特,既各具地域特色,又存在諸多交融之處,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合作機遇。近年來,兩省已在多個領域、多個層級開展深入交流合作。作為代表甘肅省文旅領域的參展商之一,真誠期待與青海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更多發展可能。”張鵬說。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