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驛游人如織。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青海是避暑勝地。然而,位于青海省海東市的平安驛河湟文化體驗中心卻涌動著一股截然不同的“熱浪”——不是暑氣,而是人氣的火爆。
7月26日,“活力中國調研行”青海主題采訪團抵達此次調研采訪活動的最后一站——平安驛河湟文化體驗中心。河湟文化體驗中心內古色古香的建筑錯落有致,青石板鋪就的古樸街巷里,游人摩肩接踵,歡聲笑語。各類美食的香氣在空氣中彌漫,讓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驛站在盛夏時節煥發出無限生機。
“這里不僅是河湟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游客體驗特色美食、了解民俗風情、觀賞民族建筑的絕佳場所。”平安驛河湟文化體驗中心運營總監馬海明熱情介紹。憑借距離西寧僅40公里的區位優勢,平安驛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青海東部會客廳”,是眾多來青游客的首選落腳點。截至6月底,景區接待游客量已達160萬人次。

青繡文創產品吸引游客目光。
這份人氣,很大程度上源于平安驛在美食體驗上的持續創新。馬海明介紹,今年平安驛積極引入多元化美食元素,在保留本地特色美食的基礎上,引進了許多省外的名小吃。“你看,這里是重慶榮昌鹵鵝,那邊還有陜西、甘肅的小吃。”馬海明指著美食街的方向說,“這些美食不僅豐富了景區的餐飲種類,還為游客帶來了全新的味覺體驗。”
在重慶榮昌鹵鵝攤位前,一只只油光锃亮、豐腴飽滿的鹵鵝懸掛在明檔里。攤主陳萍正麻利地切著鵝肉,額頭上沁著細密的汗珠。她說:“我們是今年剛入駐平安驛的。這幾個月是旅游旺季,一天下來能賣出四五十只鹵鵝。”手起刀落間,一份份誘人的鹵鵝便遞到了食客手中。
談及引入這些省外名小吃的初衷,馬海明表示:“我們希望平安驛不僅是一個展示河湟文化的地方,更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
平安驛的魅力遠不止于舌尖。景區精心策劃的各類民俗活動,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體驗河湟文化魅力的機會。民俗廣場上,土族安昭舞、藏族鍋莊舞等精彩表演輪番上演,游客紛紛加入其中,跟著節奏歡快地舞動。馬海明說:“這些民俗表演是景區的一大特色,節假日都會上演,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河湟地區各民族的文化風情。”
近年來,平安驛河湟文化體驗中心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通過挖掘和整合河湟地區的文化資源,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產品,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青海本土項目運營取得顯著成效后,“平安驛”品牌正帶著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結合當地民俗文化的核心理念,穩步走向全國。目前,運營企業已通過招商引資和品牌輸出,在河南信陽商城縣、江西贛州龍南市、貴州貴陽息烽縣等地,成功落地平安驛·逗街、平安驛·貴州民俗文化體驗地等項目,將河湟經驗與當地文化嫁接,開啟“平安驛”品牌新的篇章。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