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頭條要聞
綠色農產品出口“朋友圈”再擴大 青海高原冷涼蔬菜“飛”入北上廣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郭紅霞
發布時間:2025-06-13 07:32:00
編輯:童洋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

綠色農產品出口“朋友圈”再擴大 青海高原冷涼蔬菜“飛”入北上廣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這個夏天,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高原冷涼蔬菜再次迎來豐收季,頭茬豌豆苗通過航空物流直抵上海餐桌。從供港澳基地到覆蓋北上廣深,青海依托高原氣候優勢打造冷涼蔬菜全產業鏈,讓“青海味道”成為全國市場的搶手貨。

QQ圖片20250613062558務工人員采摘茼蒿。

  今夏頭茬冷涼蔬菜飛往上海

  6月9日上午,大通縣城關鎮下寺咀村的豌豆苗種植基地里,數百名村民正埋頭忙碌。

  “我們采摘的是豌豆苗生長過程中最嫩的尖,采摘一斤給我們5元工資,聽說這豌豆苗會運往廣州、上海銷售。”正在采摘豌豆苗的張雙姐開始采摘工作才第3天,得知經她采摘的豌豆苗即將端上大都市的餐桌,笑容溢滿了她的臉龐。

  這片豌豆苗種植基地,屬于大通森田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公司種植的豌豆苗成為青海省首次直供澳門市場的冷涼蔬菜品種,公司也成為青海高原冷涼蔬菜供港澳基地,種植的冷涼蔬菜陸續發往澳門和香港。

  “今年我們種植了120畝豌豆苗,畝產量預計600斤左右。采摘期從5月下旬開始,能持續到8月初,最近每天有500斤豌豆苗通過航空物流發往上海市場。”大通森田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王顯付介紹,這幾年,依托大通縣獨特的環境優勢,加上外地市場夏季豌豆苗存在市場空白的契機,他嘗試引進并種植豌豆苗,沒想到兩年時間,讓產自青海的豌豆苗走俏北上廣市場。

  王顯付說,今年的首批豌豆苗發往了上海,下一批準備發往深圳。“據市場反饋,上海人和廣東人偏愛豌豆苗最嫩的尖,這是豌豆苗中的精品。最近這幾天,我們的回款是一斤20元,上海和廣東市場的銷售價在一斤24元左右。”王顯付說。

QQ圖片20250613062604村民在豌豆苗種植基地鋤草。

  2000多畝豌豆苗陸續上市

  大通森田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的豌豆苗進入北上廣市場后,其他鄉鎮的合作社和種植戶也紛紛找王顯付取經。

  “塔爾鎮、良教鄉等鄉鎮的合作社也陸續種植,大家合作,我們負責提供種植和采摘技術,采摘的豌豆苗拉到我們的冷庫分揀、打包,然后統一發往外地市場。這幾天,良教鄉的豌豆苗也開始上市,我們的技術人員已經到現場教大家采摘了。”王顯付說。

  大通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張廣生介紹,今年,景陽鎮、良教鄉、斜溝鄉、塔爾鎮等地均種植了豌豆苗,總面積達到2000多畝。為了保證不斷貨,大通縣按照各鄉鎮的氣候差異錯峰種植。目前,各鄉鎮的豌豆苗已經陸續上市,總產量預計將達到600噸。

  豌豆苗種植基地內,還有不少鋤草的村民。村民們一字排開,每人一壟,一邊聊天,一邊低頭鋤草。能在家門口就近找到一份賺錢的活兒,多林鎮的村民祁國香無比滿足。“家里有事就忙家里的活兒,沒事就到豌豆苗地里鋤草,一天能賺100元。”祁國香說。

  說到聯農帶農,王顯付這個安徽人更是無比自豪,他在大通縣流轉2000畝土地種植蔬菜近9年,每年帶動周邊1萬人次群眾就近務工。“我們一年的大部分支出是人工工資,豌豆苗人工采摘價3.5元時,摘得快的一天能賺300多元呢。”王顯付說。

QQ圖片20250613062610王顯付展示如何采摘豌豆苗。

  六成冷涼蔬菜銷往省外市場

  這幾年,大通縣依托自然優勢,持續加大冷涼蔬菜基地建設力度,通過建設設施農業園區、日光溫室等,提升蔬菜生產規模和現代化水平。目前,已累計建成日光節能溫室3295棟、塑料拱棚780棟、智能溫室11棟。建設景陽茼蒿、黃家寨雞腿蔥、朔北大蔥等9個標準化示范基地。重點打造菜薹、豌豆苗、茼蒿等6個單品基地,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大通縣高原冷涼蔬菜產業發展。

  景陽鎮蘇家堡村的塑料拱棚內,西寧鑫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的茼蒿長勢喜人。自5月28日上市以來,公司每天將15噸茼蒿發往廣州、深圳、上海、成都、鄭州、西安等城市。

  “今年我們種植了400多畝茼蒿,為保證茼蒿的新鮮度和品質,采摘師傅每天晚上8點開始采摘,一直工作到次日7點,采摘好的茼蒿先運到冷庫打冷包裝,隨后每天發往不同的兩座城市。”西寧鑫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卜海露說,6月9日當天,他們通過冷鏈物流向西安和上海發送了15噸茼蒿。當天12時前運往西安的茼蒿,次日一早就能在西安市場銷售;當天下午發往上海的茼蒿,第3天早上就能在上海市場上銷售。

  張廣生說,這幾年,大通縣冷涼蔬菜不僅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并成功進入港澳市場。通過訂單農業、定向銷售等方式,蔬菜產品迅速送達消費者手中。特別是茼蒿、豌豆苗這種優勢品種,更是成為市場上的熱銷產品。據統計,去年,大通縣高原冷涼蔬菜播種面積完成7.5萬畝,產量15萬噸,其中銷往省外9.6萬余噸,冷涼蔬菜總產值4.5億元。

  青海綠色農畜產品出口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助力青海省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大通縣圍繞提質、穩產、補鏈、擴銷等重點環節,全面推進集約化育苗、標準化栽培、分級采收、分揀包裝、預冷處理、保鮮倉儲、冷鏈配送、初加工等冷涼蔬菜全產業鏈發展。建成規模保鮮庫23座,周轉庫容累計達6萬噸。通過建設規模型蔬菜冷藏保鮮庫、提升果蔬預冷處理能力等措施,保障蔬菜產品的高效流通。同時,打造了“河湟田源”“夏都蔬生”“大通老爺山”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冷涼蔬菜品牌。

  近年來,青海立足高原冷涼資源稟賦,把發展高原冷涼蔬菜產業作為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的重要抓手,加大基地建設力度,提升品牌價值,拓寬輸出渠道,全省蔬菜呈現“面擴、量增、價漲”利好形勢,保供輸出能力大幅提升。

  近3年,青海持續加大高原冷涼蔬菜基地建設力度,先后建成互助萬畝供港蔬菜基地、貴德菜薹基地、尖扎蘆筍基地、湟源荷蘭豆基地、格爾木大白筍基地等312個露地蔬菜生產基地。西寧市更是被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授予“國家冷涼蔬菜黃金種植區”稱號。

  據西寧海關統計,去年,經西寧海關備案的出口蔬菜種植基地已達49家,出口蔬菜品種由最初的13種增至彩椒、洋蔥、豌豆苗等在內的19種。此外,我省還實現了養殖牦牛肉及其制品首次供港,冰鮮藏羊肉首次供澳,青海貝母、香菇菌棒等9種產品首次出口等,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出口“朋友圈”已擴大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來源:西海都市報)

推薦閱讀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會 吳曉軍主持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西寧市首次發布氧環境監測公報
西寧城市IP“寧萌”何以萌動全城?
24H熱點
綠色農產品出口“朋友圈”再擴大 青海高原冷涼...
看,那粒種子正在向陽成長
青海首個“綠色+農業”項目落地循化“黃河彩籃”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
高標準推進示范區創建 聚力打造大美青海國際生態旅...
打造“青海e就業”品牌 推進全省“大就業”格局
織好“保護網” 筑牢“萬家燈火”幸福根基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加快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青海打好金融“組合拳” 支持消費提質增效
青海啟動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活動
熱點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根線纜的榮光——推動青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視角(六)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 感恩·成長】心懷家國情 恰同學少年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鄉村振興在青海】薄薄的紙張里,疊印著鄉村新模樣
【鄉村振興在青海】...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青海鹽湖:囑托為帆 競逐高質量發展藍海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綠色農產品出口“朋友圈”再擴大 青海高原冷涼蔬菜“飛”入北上廣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西寧:馭“雙碳”之風駛向清潔能源新藍海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數智興農 青貨觸“電”上網大勢漸成——“綠色算力賦能青海實體經濟”系列報道③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
西寧城市IP“寧萌”何以萌動全城?
西寧城市IP“寧萌”...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綠色農產品出口“朋友圈”再擴大 青海高原冷涼蔬菜“飛”入北上廣

西海都市報
2025-06-13 07:3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綠色農產品出口“朋友圈”再擴大 青海高原冷涼蔬菜“飛”入北上廣

西海都市報
2025-06-13 07:3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綠色農產品出口“朋友圈”再擴大 青海高原冷涼蔬菜“飛”入北上廣

  • 2025-06-13 07:32:00
  • 來源:西海都市報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

綠色農產品出口“朋友圈”再擴大 青海高原冷涼蔬菜“飛”入北上廣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這個夏天,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高原冷涼蔬菜再次迎來豐收季,頭茬豌豆苗通過航空物流直抵上海餐桌。從供港澳基地到覆蓋北上廣深,青海依托高原氣候優勢打造冷涼蔬菜全產業鏈,讓“青海味道”成為全國市場的搶手貨。

QQ圖片20250613062558務工人員采摘茼蒿。

  今夏頭茬冷涼蔬菜飛往上海

  6月9日上午,大通縣城關鎮下寺咀村的豌豆苗種植基地里,數百名村民正埋頭忙碌。

  “我們采摘的是豌豆苗生長過程中最嫩的尖,采摘一斤給我們5元工資,聽說這豌豆苗會運往廣州、上海銷售。”正在采摘豌豆苗的張雙姐開始采摘工作才第3天,得知經她采摘的豌豆苗即將端上大都市的餐桌,笑容溢滿了她的臉龐。

  這片豌豆苗種植基地,屬于大通森田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公司種植的豌豆苗成為青海省首次直供澳門市場的冷涼蔬菜品種,公司也成為青海高原冷涼蔬菜供港澳基地,種植的冷涼蔬菜陸續發往澳門和香港。

  “今年我們種植了120畝豌豆苗,畝產量預計600斤左右。采摘期從5月下旬開始,能持續到8月初,最近每天有500斤豌豆苗通過航空物流發往上海市場。”大通森田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王顯付介紹,這幾年,依托大通縣獨特的環境優勢,加上外地市場夏季豌豆苗存在市場空白的契機,他嘗試引進并種植豌豆苗,沒想到兩年時間,讓產自青海的豌豆苗走俏北上廣市場。

  王顯付說,今年的首批豌豆苗發往了上海,下一批準備發往深圳。“據市場反饋,上海人和廣東人偏愛豌豆苗最嫩的尖,這是豌豆苗中的精品。最近這幾天,我們的回款是一斤20元,上海和廣東市場的銷售價在一斤24元左右。”王顯付說。

QQ圖片20250613062604村民在豌豆苗種植基地鋤草。

  2000多畝豌豆苗陸續上市

  大通森田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的豌豆苗進入北上廣市場后,其他鄉鎮的合作社和種植戶也紛紛找王顯付取經。

  “塔爾鎮、良教鄉等鄉鎮的合作社也陸續種植,大家合作,我們負責提供種植和采摘技術,采摘的豌豆苗拉到我們的冷庫分揀、打包,然后統一發往外地市場。這幾天,良教鄉的豌豆苗也開始上市,我們的技術人員已經到現場教大家采摘了。”王顯付說。

  大通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張廣生介紹,今年,景陽鎮、良教鄉、斜溝鄉、塔爾鎮等地均種植了豌豆苗,總面積達到2000多畝。為了保證不斷貨,大通縣按照各鄉鎮的氣候差異錯峰種植。目前,各鄉鎮的豌豆苗已經陸續上市,總產量預計將達到600噸。

  豌豆苗種植基地內,還有不少鋤草的村民。村民們一字排開,每人一壟,一邊聊天,一邊低頭鋤草。能在家門口就近找到一份賺錢的活兒,多林鎮的村民祁國香無比滿足。“家里有事就忙家里的活兒,沒事就到豌豆苗地里鋤草,一天能賺100元。”祁國香說。

  說到聯農帶農,王顯付這個安徽人更是無比自豪,他在大通縣流轉2000畝土地種植蔬菜近9年,每年帶動周邊1萬人次群眾就近務工。“我們一年的大部分支出是人工工資,豌豆苗人工采摘價3.5元時,摘得快的一天能賺300多元呢。”王顯付說。

QQ圖片20250613062610王顯付展示如何采摘豌豆苗。

  六成冷涼蔬菜銷往省外市場

  這幾年,大通縣依托自然優勢,持續加大冷涼蔬菜基地建設力度,通過建設設施農業園區、日光溫室等,提升蔬菜生產規模和現代化水平。目前,已累計建成日光節能溫室3295棟、塑料拱棚780棟、智能溫室11棟。建設景陽茼蒿、黃家寨雞腿蔥、朔北大蔥等9個標準化示范基地。重點打造菜薹、豌豆苗、茼蒿等6個單品基地,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大通縣高原冷涼蔬菜產業發展。

  景陽鎮蘇家堡村的塑料拱棚內,西寧鑫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的茼蒿長勢喜人。自5月28日上市以來,公司每天將15噸茼蒿發往廣州、深圳、上海、成都、鄭州、西安等城市。

  “今年我們種植了400多畝茼蒿,為保證茼蒿的新鮮度和品質,采摘師傅每天晚上8點開始采摘,一直工作到次日7點,采摘好的茼蒿先運到冷庫打冷包裝,隨后每天發往不同的兩座城市。”西寧鑫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卜海露說,6月9日當天,他們通過冷鏈物流向西安和上海發送了15噸茼蒿。當天12時前運往西安的茼蒿,次日一早就能在西安市場銷售;當天下午發往上海的茼蒿,第3天早上就能在上海市場上銷售。

  張廣生說,這幾年,大通縣冷涼蔬菜不僅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并成功進入港澳市場。通過訂單農業、定向銷售等方式,蔬菜產品迅速送達消費者手中。特別是茼蒿、豌豆苗這種優勢品種,更是成為市場上的熱銷產品。據統計,去年,大通縣高原冷涼蔬菜播種面積完成7.5萬畝,產量15萬噸,其中銷往省外9.6萬余噸,冷涼蔬菜總產值4.5億元。

  青海綠色農畜產品出口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助力青海省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大通縣圍繞提質、穩產、補鏈、擴銷等重點環節,全面推進集約化育苗、標準化栽培、分級采收、分揀包裝、預冷處理、保鮮倉儲、冷鏈配送、初加工等冷涼蔬菜全產業鏈發展。建成規模保鮮庫23座,周轉庫容累計達6萬噸。通過建設規模型蔬菜冷藏保鮮庫、提升果蔬預冷處理能力等措施,保障蔬菜產品的高效流通。同時,打造了“河湟田源”“夏都蔬生”“大通老爺山”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冷涼蔬菜品牌。

  近年來,青海立足高原冷涼資源稟賦,把發展高原冷涼蔬菜產業作為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的重要抓手,加大基地建設力度,提升品牌價值,拓寬輸出渠道,全省蔬菜呈現“面擴、量增、價漲”利好形勢,保供輸出能力大幅提升。

  近3年,青海持續加大高原冷涼蔬菜基地建設力度,先后建成互助萬畝供港蔬菜基地、貴德菜薹基地、尖扎蘆筍基地、湟源荷蘭豆基地、格爾木大白筍基地等312個露地蔬菜生產基地。西寧市更是被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授予“國家冷涼蔬菜黃金種植區”稱號。

  據西寧海關統計,去年,經西寧海關備案的出口蔬菜種植基地已達49家,出口蔬菜品種由最初的13種增至彩椒、洋蔥、豌豆苗等在內的19種。此外,我省還實現了養殖牦牛肉及其制品首次供港,冰鮮藏羊肉首次供澳,青海貝母、香菇菌棒等9種產品首次出口等,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出口“朋友圈”已擴大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郭紅霞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