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在青海玉樹首發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鄭思哲
發布時間:2025-07-25 07:05:00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24日,《三江源調查》中文版在第三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開幕式上面向全球發布。這是三江源研究院首次以田野調查方式全方位詮釋三江源國家公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真實寫照,是展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篇章,是青藏高原文化科考的標志性成果。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20個鄉村的生動事例向世界講述了三江源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全國政協委員、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首席專家、三江源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在主編序中說,三江源是青藏高原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重要標志,是萬山之宗、萬水之源、萬物之始、萬脈之根、萬園之首,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國之大者”,在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正在成為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的國際窗口。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是三江源研究院團隊歷時兩年走遍青海省所有45個縣(市、區)及踏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6縣(市)28個鄉鎮(村),入戶走訪座談500多人次后形成的研究成果。這一成果不僅為構建三江源學理論體系提供了堅實的實踐支撐,更為重構黃河流域及黃河文化體系提出新思考。連玉明表示,必須改變關于黃河上游、中游、下游“三段論”的傳統劃分與認知,補上日月山以西“源頭”這一段,形成源頭、上游、中游、下游“四段論”,更加凸顯“源頭”的地位和價值,賦予江源文化以應有的學術地位和話語權,把以江源文化為核心的青藏高原考古發掘保護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三江源頭應更加注重保持自然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加大自然恢復力度,盡可能減少人為干預,從國家層面支持三江源國家公園打造具有國家代表性和世界影響力的自然保護地典范。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是三江源研究院繼首創“三江源學”,建立隆寶中國鶴研究基地和約古宗列曲黃河源頭保護與研究基地之后推出的最新研究專著,是“保護母親河,守護三江源”首都專家玉樹高質量發展調研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的重要成果。新書發布期間同步舉辦“三江之源田野調查攝影展”。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西北五省區健美健身大賽在青海省玉樹州舉行
青海大通縣推出六條高原避暑康養線路
24H熱點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青海集中整...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在青海玉樹首發
上半年青海省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總量達60.47萬戶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援青禮贊】“組團式”援建開創蘇青合作新局面 十...
上半年青海省消費市場回升向好 社零總額增長2.6%
青海海南州組織勞動力赴海西州采摘枸杞務工增收
《青海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全方位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新修訂《青海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8月1日起施行
2025第三屆中國原子城同寶山登山大會開始報名
熱點圖片
把青春“釘”在南川熱土上
把青春“釘”在南川...
冷鏈40小時,青海西寧市湟中區鮮菜闖蘇粵
冷鏈40小時,青海西...
以一區一品探索避暑“樣板房”——關注青海西寧市“避暑房業態”系列報道之二
以一區一品探索避暑...
【江源近觀】對口援青:江源大地綻放蝶變新顏
【江源近觀】對口援...
南川工業園區治水有方 青海西寧市南川水際公園成熱門打卡地
南川工業園區治水有...
【關注】法治護航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青海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促進條例》解讀
【關注】法治護航清...
【鄉村振興在青海】青海民和縣“兩碗面”——老味道闖出新天地
【鄉村振興在青海】...
【活力中國調研行】非遺藏毯的“新生”
【活力中國調研行】...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在青海玉樹首發

青海日報
2025-07-25 07:0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在青海玉樹首發

青海日報
2025-07-25 07:0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在青海玉樹首發

  • 2025-07-25 07:05:00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24日,《三江源調查》中文版在第三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開幕式上面向全球發布。這是三江源研究院首次以田野調查方式全方位詮釋三江源國家公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真實寫照,是展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篇章,是青藏高原文化科考的標志性成果。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20個鄉村的生動事例向世界講述了三江源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全國政協委員、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首席專家、三江源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在主編序中說,三江源是青藏高原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重要標志,是萬山之宗、萬水之源、萬物之始、萬脈之根、萬園之首,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國之大者”,在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正在成為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的國際窗口。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是三江源研究院團隊歷時兩年走遍青海省所有45個縣(市、區)及踏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6縣(市)28個鄉鎮(村),入戶走訪座談500多人次后形成的研究成果。這一成果不僅為構建三江源學理論體系提供了堅實的實踐支撐,更為重構黃河流域及黃河文化體系提出新思考。連玉明表示,必須改變關于黃河上游、中游、下游“三段論”的傳統劃分與認知,補上日月山以西“源頭”這一段,形成源頭、上游、中游、下游“四段論”,更加凸顯“源頭”的地位和價值,賦予江源文化以應有的學術地位和話語權,把以江源文化為核心的青藏高原考古發掘保護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三江源頭應更加注重保持自然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加大自然恢復力度,盡可能減少人為干預,從國家層面支持三江源國家公園打造具有國家代表性和世界影響力的自然保護地典范。

  《三江源調查》中文版是三江源研究院繼首創“三江源學”,建立隆寶中國鶴研究基地和約古宗列曲黃河源頭保護與研究基地之后推出的最新研究專著,是“保護母親河,守護三江源”首都專家玉樹高質量發展調研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的重要成果。新書發布期間同步舉辦“三江之源田野調查攝影展”。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鄭思哲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