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盛夏時節,當熱浪席卷全國,西寧這座高原城市以其沁人心脾的涼爽成為令人向往的“避暑勝地”。這里夏季平均氣溫僅17℃,清涼宜人,夏都美譽實至名歸。近期,晚報特推出“冷涼經濟看西寧”系列報道,將深入西寧冷涼氣候視角,探索“冷涼”賦予西寧的多重價值:解析西寧冷涼氣候的成因;探討冷涼氣候如何塑造得天獨厚的高原康養產業、冷涼環境對工業和農業發展的特殊助力;品味冷涼氣候對本地飲食文化的影響等,捧起晚報,關注報道。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當熱浪席卷全國多地,西寧以其令人驚嘆的夏季平均氣溫17.0℃,為炎炎夏日注入一股涼意——
最新數據顯示,西寧在夏季平均氣溫、高溫日數、體感舒適度等核心涼爽指標上均位居全國前列!
“當南方城市被熱浪籠罩時,這里卻是一片清涼,出了西寧站就感覺到了這里的涼爽!”“在中東部35℃+的酷暑中煎熬的時候,西寧的溫度令人驚喜。”這個夏天,正是這得天獨厚的冷涼氣候吸引四方來客到西寧體驗一場清涼之旅,游客紛紛感嘆西寧天氣涼爽,西寧“夏都”的金字招牌,讓避暑勝地這張城市名片實至名歸、名不虛傳。
17℃!西寧是全國夏天最涼快的省會城市
“西寧的氣溫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堪稱涼爽。”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紫文介紹說:“青海夏季(6月至8月)平均氣溫僅13.9℃,西寧夏季平均氣溫17.0℃,位列全國省會城市倒數第一。更值得注意的是,同期西寧30℃以上高溫日數僅占夏季總天數的7%,遠低于我國中東部城市。2025年6月以來,西寧平均體感溫度僅13.2℃,持續位居全國‘涼爽榜首’”。
“西寧的冷涼氣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王紫文介紹道:“一是高溫日數少,西寧近十年僅有64天達到30℃以上的高溫標準,僅占夏季總天數的7%;二是入夏時間晚且夏季時間短,近10年西寧僅3年入夏,且夏季時間極短,都不足10天;三是體感溫度低,今年6月以來(至7月11日),西寧平均體感溫度僅13.2℃,按照體感溫度分級,均處在‘舒適’范圍。”
記者從省氣象局了解到,省氣候中心近十年(2015年至2024年)氣象監測顯示:我省年平均氣溫3.4℃,平均最高氣溫11.3℃,平均最低氣溫零下2.7℃;與全國其他省會城市相比,西寧年平均氣溫6.6℃,平均最高氣溫14.6℃,平均最低氣溫0.9℃,分別排倒數第2、倒數第5和倒數第2。近10年夏季,我省平均氣溫13.9℃,平均最高氣溫20.8℃,平均最低氣溫8.2℃;與全國其他省會城市相比,西寧夏季平均氣溫17.0℃,平均最高氣溫24.5℃,平均最低氣溫11.2℃,分別排倒數第1、倒數第2和倒數第1。今年6月以來(6月1日至7月14日),我省平均氣溫12.4℃,平均最高氣溫19.5℃,平均最低氣溫6.3℃;西寧平均氣溫16.2℃,平均最高氣溫24.2℃,平均最低氣溫10.0℃。
一組組氣象數據均顯示,西寧夏季氣候涼爽,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
“更獨特的是,青海大部分地區‘無夏’,也就是沒有氣候學意義上的夏天。”王紫文介紹,依據國家標準,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氣溫穩定≥22℃才能達到入夏標準。近10年全省僅有19個國家氣象站,有過氣候學意義的夏季,其中西寧僅3年(2016年8天,2017年9天,2022年4天)入夏,且夏季時間極短。
氣象部門:地理環境造就西寧冷涼氣候
是什么造就了西寧乃至青海獨特的冷涼氣候?
王紫文指出,其核心成因在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以及大氣環流共同作用。
王紫文介紹,青海位于中高緯度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空氣稀薄,熱能儲存和傳遞的效率低,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溫室效應)弱,因此夜間溫度低,晝夜溫差大,導致氣溫顯著低于同緯度低海拔地區。另外,青海遠離海洋,屬于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影響,干冷空氣不斷南下,導致氣溫極低,夏季高原上空副熱帶高壓控制時間短,只出現短暫的30℃以上的高溫天氣時段,并且高原上空易形成冷性低渦,抑制升溫,使7月均溫也多在10℃至20℃之間,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而涼爽,種種條件下,形成了我省獨特的冷涼氣候。
盡管觀測數據顯示,近64年來青海氣候呈現暖濕化趨勢(年均溫每10年升高約0.37℃),但氣象專家強調,這并未改變其冷涼氣候的基本特征。
專家分析:冷涼氣候是中國夏季的稀缺資源
“冷涼氣候是中國夏季的稀缺資源。”王紫文表示,青海正積極將這一獨特的氣候稟賦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其中的關鍵是如何系統性地開發利用冷涼氣候,從而將其打造成核心資源優勢。”王紫文指出,這種轉化已在多個領域展開利用。在農業中,依托冷涼條件,我省大力發展高原冷涼蔬菜、冷水魚養殖等特色產業;在綠色算力領域,冷涼氣候可以降低能耗;在生態旅游里,“避暑勝地”品牌效應凸顯,青海旅游線路入選“全國十佳避暑路線”,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
為精準服務“冷涼品牌”建設,青海省氣象局近年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為打造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冷涼氣候品牌提供技術支撐,助力打造冷涼農產品的氣候品牌,開展高原冷涼蔬菜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高質量發展試點,建立冷涼蔬菜全產業鏈“氣象+”賦能機制,開展了氣象趨利避害的服務示范等工作。青海省氣象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氣候資源價值挖掘與研究應用,推動氣候資源轉化,助力冷涼氣候的資源優勢釋放出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為青海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