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看山海之美,享運動之樂。
又是一年盛夏7月,2025“中國工商銀行杯”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如約而至。7月6日至7月13日,來自全球四大洲11個國家的22支隊伍、154名運動員,包括1支世界頂級車隊、8支職業車隊和13支洲際車隊,將在大美青海同臺競技,共享精彩。
第二十四屆環青賽歷時8天,設置8個賽段,途經西寧市、海東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總賽程1400公里,其中競賽距離1325公里,轉場距離65公里,榮譽騎行10公里。
本屆賽事通過科學嚴謹的路線設計,實現了平路、山地、丘陵等多種地形賽段的無縫銜接,平均海拔達3000米,觀賞價值不言而喻。賽段設置緊密結合舉辦地歷史文化、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觀優勢,全景呈現由青海草原、湖泊、河流、森林、雪山、花海、峽谷構成的生態畫卷,全面發揮賽事深化友誼、推動合作的多元功能,引領全民健身、帶動鄉村振興、促進民族團結、助推產業發展。
路線宛如項鏈,美景恰似珍珠。歷經品牌升級,環青賽已不僅是競技的舞臺,更是一扇展示大美青海的窗戶。從青海出發,一起去看碧海藍天間的飛馳車輪,感受賽事搭臺背后,推動“農體文旅商”產業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第一賽段】西寧繞圈賽
這里的每一縷清風都裹挾著清爽,是盛夏最優雅的禮物;讓丁香的十二種香型,為您重新定義四季浪漫;在雪豹躍動的山巔,讀懂生命最本真的野望……
行走在省會西寧,游生態美景、品河湟美食、納清涼之福都可在這里“一站式”體驗,以“生態高地、中國夏都、雪豹之都、丁香之城、古城西寧”為核心的五大城市IP體系,正建構著西寧的多維敘事。
7月6日,環青賽迎來首場比賽。這既是“初來乍到”的車手們與環青賽相見的“熱身”平臺,也為參賽車手提供了一把初識高原的“鑰匙”。線路涵蓋西寧市多個地標性建筑,串聯起多個公園和廣場,集中展示這座現代化城市跳動的脈搏、厚重的文化內涵、全民健身的熱情,以及多業態融合發展所釋放的消費活力。
本賽段全程121公里,在第3圈、第5圈、第7圈各設置1個途中沖刺點,24.7公里和51.5公里處各設置1個四級爬坡點。車手們騎行9圈后,本屆環青賽首件黃衫、藍衫、綠衫和圓點衫將隨之產生。
【第二賽段】多巴—互助
看彎道控車,觀選手沖刺。7月7日,比賽在“冠軍搖籃”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發槍,終點設在“彩虹的故鄉”——互助土族自治縣。
本賽段總里程151公里,難度陡然增加。車手們帶著高原體育健兒的熱情騎行24.5公里后,將在丹噶爾古城迎來本賽段首個途中沖刺點。在這里,歷史從未走遠,它只是化作一縷茶香、一聲駝鈴、一盞燈火,等你來邂逅……
隨后一路騎行,車手將先后向海拔3371米的特級爬坡點北山埡口、海拔2758米的三級爬坡點李家山以及海拔3033米的一級爬坡點朔北埡口發起沖擊。本屆賽事首個特級爬坡點與急彎、上下坡交織出現,無疑考驗著車手的爬坡耐力與控車技術。
一路上,車手將途經多個鄉鎮,實地感受鄉村振興的火熱圖景,體驗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終點互助縣入選“2025年全國縣域文旅融合發展潛力100強榜單”,在這方詩意流淌之地,山水養人,文化醉心,每一寸土地都吟唱著團結的詩篇。
【第三賽段】互助—門源
在晨霧中,觀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里的松濤與云海共舞;在暮色里,賞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內花海與晚霞相映成趣。瞧,土族阿姑的七彩繡衫翻飛如蝶,青稞酒坊里的醇香是高原獻給遠客最熱情的迎接……
7月8日,車隊在完成5.7公里的榮譽騎行后,從互助縣啟程,駛向金黃與碧藍相撞的地方——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花海綿延至雪山腳下,雪線便成了天然的畫框,浩門河水也在大山深處奏響迎接環青賽參賽車手的動聽樂曲。
本賽段全長220公里,途中設有3個爬坡點(一級、二級、三級各1個),并在94.7公里、182公里處各設置1個途中沖刺點,整體比賽難度相較第二賽段略微降低。
近些年,門源以花為媒發展“賞花經濟”,形成了包括觀光旅游、菜籽油加工、蜂產品在內的多元化產業鏈,冷榨黃金菜籽油、高原蜂蜜等“花海饋贈”更是走俏市場。
【第四賽段】門源—祁連
7月9日,車隊駛出金色翻滾的百里油菜花海景區,遠處崗什卡雪峰的銀冠刺破藍天,設置在這里的途中沖刺點爭搶也早已入畫。
如今,“人生第一座雪山”——崗什卡的探索熱潮已成為不少登山愛好者的打卡必選,獨特的體驗不僅可以驚艷朋友圈,更能充實人生的收藏夾。
沿G227公路飛馳,經過2個爬坡點后,所見風景驟然舒展,祁連大草原如綠浪般傾瀉至天際,成群的牦牛與牧民的帳篷點綴其間,風里都是自由的味道。
在峨堡古城遺址公園觸摸千年石墻的滄桑,去阿柔部落感受游牧文化,一路緩下坡至祁連縣城……從盛夏花海到雪山秘境,從草原牧歌到歷史遺韻,每一幀都是屏保級的震撼。
第四賽段全程173公里,設有3個途中沖刺點和1個三級爬坡點、1個二級爬坡點,海拔3000米以上路段居多,對車手的考驗仍然不容小覷。
【第五賽段】祁連—剛察
祁連的美,深邃而遼闊。
從“走進祁連山”生態研學路線的開拓,到《風云峨堡》實景演藝的探索,再到“政府+企業+群眾”多元參與共建自駕營地、鄉村民宿和特色餐飲,祁連縣用心打造“9號公路”IP,收獲諸多游客青睞,努力讓“一路風景”成為“全域熱景”。
7月10日,車手從祁連縣出發,一路騎行至剛察縣,賽段全程169公里,設有3個爬坡點和1個途中沖刺點,且3個爬坡點海拔均在3700米以上。賽程過半,各支車隊體能均有不同程度消耗,加之受高海拔影響,這一賽段對各車隊來說都是一場耐力比拼。
終點剛察縣坐落于青海湖北岸,是遺落在祁連山下的秘境。這里春可探普氏原羚,夏能賞湟魚洄游,秋宜品藏家美食,冬可觀天鵝麗姿。當下,高原的風掠過湛藍湖面,湟魚正開啟一場穿越千年的生命遠征,魚群逆流而上,沖破湍急河道,在浪花中翻騰跳躍……
【第六賽段】剛察—共和
7月11日,車手們將迎來本屆環青賽中最長的賽段,全程233公里,途經64公里、100.5公里、164.8公里處的3個沖刺點后,還要面對洛合埡口特級爬坡點的考驗。
一如湟魚用逆流的勇氣在大湖之畔上演生命奇跡,賽段后程的高難度爬坡以及近40公里的下坡路段,都將是車手們終點前的蓄力。相信跨過艱難,必將滿載收獲。
車隊從剛察縣出發后不久,就將進入環湖公路,最終抵達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線路緊貼大美青海“皇冠上的藍寶石”——青海湖,沿途不僅能欣賞壯麗的自然風光,感受深厚的文化氣息,更能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刻意義,感受青海高質量創建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區的決心。
車輪駛過,藏式民居與草原花海交相輝映,清澈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宛如置身流動的風景畫中。車隊穿行而過,更添幾分動感,相信沿路風光將成為車手們勇往直前的絕佳動力。
【第七賽段】共和—海晏
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共和縣追著風光跑,日日爭新,書寫著綠色崛起的篇章。如今,光伏藍海在塔拉灘上閃耀,龍羊峽三文魚塑造起品牌優勢,多民族在這里共舞和諧……
經過前一日最長賽段的考驗,7月12日,車隊從“進藏咽喉”共和縣出發,騎行137公里,經過1個一級爬坡點、1個三級爬坡點后,途經3個沖刺點(設置在青海湖景區、金沙灣以及達玉部落),駛向“西海故郡”海晏縣。
青海湖,這顆高原上的“藍寶石”,用永恒的澄澈包容著沙漠的炙熱。站在沙丘之巔遠眺,或許你會看見:水天一色,倒映著云卷云舒,偶有候鳥掠過,驚起一片漣漪。
抵達終點王洛賓文化廣場時,那首熟悉的旋律便涌上心頭:“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金銀灘大草原上,海晏縣靜臥于高原的臂彎之中,聆聽王洛賓的驚世傳唱。
【第八賽段】同寶山繞圈賽
7月13日,本屆環青賽迎來收官之戰,這一賽段也是全新賽段。
賽段全程121公里,設有1個三級爬坡點和3個途中沖刺點。車隊經過重重考驗,來到最后一站的車手想必會盡情享受比賽,實地感受久負盛名的紅色旅游“打卡地”西海鎮的獨特韻味,感悟“兩彈一星”精神的偉力。
海拔4024米的同寶山巔,是俯瞰青海湖、金銀灘草原全景的最佳觀景點,也是金露梅、杜鵑花最集中的區域之一,旅游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總要去趟同寶山,看一場心心念念的日出”也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網絡搜索詞條。
如今,海北州持續推進同寶山生態旅游暨紅色研學基地建設,謀劃打造徒步、登山、越野、滑雪等戶外運動產業。同寶山,未來可期!
披荊斬棘,未懼前路蒼茫;寒來暑往,仍守熱忱滾燙。當發令槍響,車輪轉動,青春的熱血便在此刻沸騰。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