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片頭條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即使回到江蘇,心也牽掛著這里”
——援青故事(11)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洪玉杰
發布時間:2025-07-14 08:13:37
編輯:曹茂山
楊建綱和同事們查看病房患者病例。海南州人民醫院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透著玻璃,看著又一例肝病患者介入手術成功,楊建綱長舒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3年時間,眼前的楊建綱,膚色早被高原紫外線“照顧”得白里透紅,嘴唇略微發紫,若不是那一口略帶江蘇口音的普通話,很難聯想到他是江蘇省第五批援青醫療團隊隊長、海南藏族自治州衛健委副主任、海南州人民醫院院長。

  從太湖之濱到雪域高原,跨越2000公里,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2年7月,楊建綱以一名援青干部的身份,來到海南州人民醫院。

  “看著老舊的設備,聽著同事對先進技術的渴望,我真切感受到肩上的責任有多重。”楊建綱坦言。為此,初到的楊建綱帶領團隊化身“協議工匠”,逐字逐句打磨《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協議》。創新構建三方協同管理模式,親手繪制的“援青工作進度圖”,詳細標注每個月的重點任務和責任人,宛如一張精準的作戰地圖。而1500萬元對口援建專項資金成功落地,為海南州人民醫院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成長密碼,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到它、激活它。”楊建綱帶領團隊,走遍醫院的每個科室,與200多名醫護人員深入交流,挖掘出醫院發展的需求,量身定制“一院一策”方案。

  為提升骨科診療水平,楊建綱和團隊成員協調常州二院捐贈設備;為發展介入科,邀請江蘇專家開展“云端手術直播教學”,為當地醫生打開通往先進技術的大門。

  開展首例膝關節鏡微創手術時,高原氣壓低導致設備參數異常,楊建綱和團隊成員連續72小時駐守手術室,最終調試成功;實施首例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時,面對復雜病情,楊建綱和團隊成員及時協調援青后方醫院專家進行實時溝通指導,冷靜果斷。

  看病就醫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之一。“組團式”幫扶,著眼點不僅在于幫助解決更多問題,還在于要給受援地留下一支能自己解決問題、帶不走的隊伍。3年間,在楊建綱和團隊成員帶領下,累計引入新技術43項,其中25項填補當地空白,完成疑難手術1369例。醫院醫療服務性收入從27.42%提升至35%,總診療人次增長近5萬;新生兒科、血透室成功創建省級重點專科,急危重癥科、創傷科也在向國家級重點專科穩步邁進。

  一次義診中,一位藏族阿媽因語言不通,急得直掉眼淚。楊建綱蹲下身,用提前學習的藏語耐心詢問,結合手勢比畫,終于明確病因。臨走時,藏族阿媽硬塞給他一把牦牛肉干,不斷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這種質樸的信任讓楊建綱和團隊成員更加堅定了守護高原群眾健康的信念。

  為了讓當地群眾“能看病”“看起病”“看好病”,楊建綱和團隊成員一次又一次緊急連線江蘇專家遠程協作指導,成功完成急診首例“人工肝”治療。同時,打造“黃金周一”援青專家門診,接診數量明顯增長,精湛的醫術贏得當地群眾稱贊。

  援青醫生田國棟說,“人工肝”技術在海南州是首例,主要是建立體外循環之后代替肝臟功能,遏制體內肝衰竭,從而得到恢復治療,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不僅如此,楊建綱和團隊成員積極推動“心佑工程”“光明行”等免費救治項目,篩查救治先心病、白內障、包蟲病等患者,累計減免費用超200萬元,切切實實把江蘇醫療的溫暖送到牧民群眾的心坎上。而完善的五大醫療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危重孕產婦、卒中、創傷、胸痛中心)陸續授牌,不僅使得當地的農牧民群眾實現“大病不出州”的目標,還接受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轉診患者治療。

  臨近援建結束,楊建綱和團隊成員表示,援建的經歷所帶給他們的改變,遠比所付出的多得多,那些點滴之事早已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回到江蘇,心也一直牽掛著這里。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民心深處見晴空 |三江源頭繪新風
青海省西寧市:以"明星流量"撬動文旅資源聯動
24H熱點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塊青...
青海西寧:文明花開潤民心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茶韻解憂 韌心...
雪山腳下戰鼓擂 特色展銷綻魅力——第二屆“青超聯...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環青影像
【環青聽新音——環青賽特刊·環青攬勝】河清海晏處...
當賽事遇上高原,一場不止于競技的風景——第二屆...
高原暮色里的黃南韻味——“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
【聚焦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公路自行車賽】環青賽...
熱點圖片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高原“木蘭”映山河 綻放“最美”電力光——記全國最美職工、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職工吳嘉楠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
三江源頭繪新風
三江源頭繪新風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綠茵絕殺燃激情 展區盛宴展活力——第二屆“青超聯賽”第五輪西寧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高原綠茵燃激情 牦牛勁旅展雄風——第二屆“青超聯賽”第五輪玉樹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即使回到江蘇,心也牽掛著這里”——援青故事(11)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
【生態深一度】連線“青海本草” 傾聽植物故事
【生態深一度】連線...
“月亮姐姐”直播帶貨助力青海好物走向全國
“月亮姐姐”直播帶...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系列報道之二 “夏都煙火暖 青海滋味長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即使回到江蘇,心也牽掛著這里”
——援青故事(11)

青海日報
2025-07-14 08:1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即使回到江蘇,心也牽掛著這里”
——援青故事(11)

青海日報
2025-07-14 08:1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即使回到江蘇,心也牽掛著這里”
——援青故事(11)

  • 2025-07-14 08:13:37
  • 來源:青海日報
楊建綱和同事們查看病房患者病例。海南州人民醫院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透著玻璃,看著又一例肝病患者介入手術成功,楊建綱長舒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3年時間,眼前的楊建綱,膚色早被高原紫外線“照顧”得白里透紅,嘴唇略微發紫,若不是那一口略帶江蘇口音的普通話,很難聯想到他是江蘇省第五批援青醫療團隊隊長、海南藏族自治州衛健委副主任、海南州人民醫院院長。

  從太湖之濱到雪域高原,跨越2000公里,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2年7月,楊建綱以一名援青干部的身份,來到海南州人民醫院。

  “看著老舊的設備,聽著同事對先進技術的渴望,我真切感受到肩上的責任有多重。”楊建綱坦言。為此,初到的楊建綱帶領團隊化身“協議工匠”,逐字逐句打磨《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協議》。創新構建三方協同管理模式,親手繪制的“援青工作進度圖”,詳細標注每個月的重點任務和責任人,宛如一張精準的作戰地圖。而1500萬元對口援建專項資金成功落地,為海南州人民醫院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成長密碼,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到它、激活它。”楊建綱帶領團隊,走遍醫院的每個科室,與200多名醫護人員深入交流,挖掘出醫院發展的需求,量身定制“一院一策”方案。

  為提升骨科診療水平,楊建綱和團隊成員協調常州二院捐贈設備;為發展介入科,邀請江蘇專家開展“云端手術直播教學”,為當地醫生打開通往先進技術的大門。

  開展首例膝關節鏡微創手術時,高原氣壓低導致設備參數異常,楊建綱和團隊成員連續72小時駐守手術室,最終調試成功;實施首例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時,面對復雜病情,楊建綱和團隊成員及時協調援青后方醫院專家進行實時溝通指導,冷靜果斷。

  看病就醫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之一。“組團式”幫扶,著眼點不僅在于幫助解決更多問題,還在于要給受援地留下一支能自己解決問題、帶不走的隊伍。3年間,在楊建綱和團隊成員帶領下,累計引入新技術43項,其中25項填補當地空白,完成疑難手術1369例。醫院醫療服務性收入從27.42%提升至35%,總診療人次增長近5萬;新生兒科、血透室成功創建省級重點專科,急危重癥科、創傷科也在向國家級重點專科穩步邁進。

  一次義診中,一位藏族阿媽因語言不通,急得直掉眼淚。楊建綱蹲下身,用提前學習的藏語耐心詢問,結合手勢比畫,終于明確病因。臨走時,藏族阿媽硬塞給他一把牦牛肉干,不斷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這種質樸的信任讓楊建綱和團隊成員更加堅定了守護高原群眾健康的信念。

  為了讓當地群眾“能看病”“看起病”“看好病”,楊建綱和團隊成員一次又一次緊急連線江蘇專家遠程協作指導,成功完成急診首例“人工肝”治療。同時,打造“黃金周一”援青專家門診,接診數量明顯增長,精湛的醫術贏得當地群眾稱贊。

  援青醫生田國棟說,“人工肝”技術在海南州是首例,主要是建立體外循環之后代替肝臟功能,遏制體內肝衰竭,從而得到恢復治療,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不僅如此,楊建綱和團隊成員積極推動“心佑工程”“光明行”等免費救治項目,篩查救治先心病、白內障、包蟲病等患者,累計減免費用超200萬元,切切實實把江蘇醫療的溫暖送到牧民群眾的心坎上。而完善的五大醫療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危重孕產婦、卒中、創傷、胸痛中心)陸續授牌,不僅使得當地的農牧民群眾實現“大病不出州”的目標,還接受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轉診患者治療。

  臨近援建結束,楊建綱和團隊成員表示,援建的經歷所帶給他們的改變,遠比所付出的多得多,那些點滴之事早已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回到江蘇,心也一直牽掛著這里。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洪玉杰
編輯:曹茂山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