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州市新聞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民心深處見晴空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俊
發布時間:2025-07-14 07:32:23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每到雨季,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小莊村村民王生秀的“心病”便如約而至——巷道里的污水漫溢,成了生活中一片驅不散的陰霾。而這不僅僅是王生秀一家的困擾,村級巷道下水管道堵塞,早已是村民心中最焦灼的事。

  所幸,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土鄉小城落地生根,互助縣以“解民憂辦實事”為核心,所列的民生問題清單上,小莊村的困局赫然在列。

  7月8日,喜訊如同穿透烏云的陽光:經過一個多月鏖戰,2158米管道得以疏通、4個化糞池完成清理,污水外溢的頑疾終被根治。

  從群眾最不滿處開刀,向群眾最期盼處發力,作風建設的力量正以這樣樸實而滾燙的方式,在互助大地上鑿開幸福泉眼。

  當小莊村的污水退去,臺子鄉河東村的蛻變正迎來高潮。那條曾讓村民魏占福苦不堪言、“錯車都心驚膽戰”的狹窄村道,如今在夏日艷陽下煥然一新。

  “這條路真是修到我們群眾的心坎上了!”魏占福的激動溢于言表。蔬果之鄉的振興之路,正是從腳下這條拓寬、黑化并亮起路燈的民生通道鋪展開來。

  從6月20日破土到如今坦途初成,背后是黨員干部以腳步丈量責任的擔當:規劃、監督、協調、調解,他們甘為“守護者”,將休息時間熔鑄進每一寸堅固的路基。

  一樁樁“關鍵小事”,是民心工程的基石。在塘川鎮汪家村,汪大爺曾飽受“雨季濁水”之苦——老舊管網管壁薄,爆管頻發,三年間搶修十余次,每一次斷水都讓生活陷入不便。

  群眾的呼聲就是最急迫的號角。互助縣水利局聞令而動,精準鎖定“用水難”癥結,汪家、劉家、三其等村的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火速上馬。從6月初至7月6日捷報傳來,清冽的“幸福水”終于流入千家萬戶,1500余名村民告別了苦澀的用水記憶。

  何以能迅速解民之憂,且求長久之效?互助縣以機制創新掘開源頭活水:“干部下沉、問題上浮、閉環辦理”機制,“一聯三下”與“一線”工作法,織就了民情直通民心、高效響應民意的網絡。

  據統計,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互助縣各級干部沉入基層調研指導141次,帶動黨員下沉5000余人次,解決急難愁盼問題400余件,“雙報到雙服務”、結對幫扶惠及4000余人次。一串串數字,恰似一串解凍冰河的鑰匙。

  從污水退卻、道路暢通到清泉入戶,黨員干部每一次俯身傾聽與傾力奔赴,都在為七彩土鄉增添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民心所向的工程,始于腳下泥濘,終成通天坦途;每一次俯身傾聽,都是對責任最深的詮釋。

  當廣大黨員干部躬身于小巷田間,用汗水澆灌的并非只是管道與路基,其背后是連接干群血脈的橋梁,是政令與民心共振的嶄新樂章。民心深處,自有晴空朗照,這晴空映照著每一雙不再因污水而蹙起的眉頭,每一條通往田疇的坦蕩新路,每一杯清澈甘甜的放心之水……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青海民和縣工業園招商引資實現“雙過半”
青海德令哈市:保障性安居工程 筑牢民生之基
24H熱點
三江源頭繪新風
青海省同仁市:破解停車難題 讓群眾出行更舒心
青海省西寧市:以“明星流量”撬動文旅資源聯動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西寧市“五城”建設成績...
國網西寧供電公司多管齊下織密防汛安全網
青海西寧:文明花開潤民心
青海德令哈市:保障性安居工程 筑牢民生之基
青海民和縣工業園招商引資實現“雙過半”
【鄉村振興在青海】在青海尖扎縣邂逅熱帶果香
青海西寧市全面深化改革成效顯著
熱點圖片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環青影像
【環青觀潮涌——環...
山東援手“香菇約” 海晏夏日菇飄香
山東援手“香菇約” ...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迎來重大進展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
一塊青繡的“破圈”之路 ——打造“高地”建設“四地”蹲點調研之三
一塊青繡的“破圈”...
青海西寧:文明花開潤民心
青海西寧:文明花開...
茶韻解憂 韌心暖調——記西寧市湟中區綜合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專職調解員劉曈
茶韻解憂 韌心暖調—...
雪山腳下戰鼓擂 特色展銷綻魅力——第二屆“青超聯賽”第五輪青海果洛州主場見聞
雪山腳下戰鼓擂 特色...
環青影像
環青影像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民心深處見晴空

青海日報
2025-07-14 07:3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民心深處見晴空

青海日報
2025-07-14 07:3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民心深處見晴空

  • 2025-07-14 07:32:23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每到雨季,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小莊村村民王生秀的“心病”便如約而至——巷道里的污水漫溢,成了生活中一片驅不散的陰霾。而這不僅僅是王生秀一家的困擾,村級巷道下水管道堵塞,早已是村民心中最焦灼的事。

  所幸,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土鄉小城落地生根,互助縣以“解民憂辦實事”為核心,所列的民生問題清單上,小莊村的困局赫然在列。

  7月8日,喜訊如同穿透烏云的陽光:經過一個多月鏖戰,2158米管道得以疏通、4個化糞池完成清理,污水外溢的頑疾終被根治。

  從群眾最不滿處開刀,向群眾最期盼處發力,作風建設的力量正以這樣樸實而滾燙的方式,在互助大地上鑿開幸福泉眼。

  當小莊村的污水退去,臺子鄉河東村的蛻變正迎來高潮。那條曾讓村民魏占福苦不堪言、“錯車都心驚膽戰”的狹窄村道,如今在夏日艷陽下煥然一新。

  “這條路真是修到我們群眾的心坎上了!”魏占福的激動溢于言表。蔬果之鄉的振興之路,正是從腳下這條拓寬、黑化并亮起路燈的民生通道鋪展開來。

  從6月20日破土到如今坦途初成,背后是黨員干部以腳步丈量責任的擔當:規劃、監督、協調、調解,他們甘為“守護者”,將休息時間熔鑄進每一寸堅固的路基。

  一樁樁“關鍵小事”,是民心工程的基石。在塘川鎮汪家村,汪大爺曾飽受“雨季濁水”之苦——老舊管網管壁薄,爆管頻發,三年間搶修十余次,每一次斷水都讓生活陷入不便。

  群眾的呼聲就是最急迫的號角。互助縣水利局聞令而動,精準鎖定“用水難”癥結,汪家、劉家、三其等村的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火速上馬。從6月初至7月6日捷報傳來,清冽的“幸福水”終于流入千家萬戶,1500余名村民告別了苦澀的用水記憶。

  何以能迅速解民之憂,且求長久之效?互助縣以機制創新掘開源頭活水:“干部下沉、問題上浮、閉環辦理”機制,“一聯三下”與“一線”工作法,織就了民情直通民心、高效響應民意的網絡。

  據統計,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互助縣各級干部沉入基層調研指導141次,帶動黨員下沉5000余人次,解決急難愁盼問題400余件,“雙報到雙服務”、結對幫扶惠及4000余人次。一串串數字,恰似一串解凍冰河的鑰匙。

  從污水退卻、道路暢通到清泉入戶,黨員干部每一次俯身傾聽與傾力奔赴,都在為七彩土鄉增添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民心所向的工程,始于腳下泥濘,終成通天坦途;每一次俯身傾聽,都是對責任最深的詮釋。

  當廣大黨員干部躬身于小巷田間,用汗水澆灌的并非只是管道與路基,其背后是連接干群血脈的橋梁,是政令與民心共振的嶄新樂章。民心深處,自有晴空朗照,這晴空映照著每一雙不再因污水而蹙起的眉頭,每一條通往田疇的坦蕩新路,每一杯清澈甘甜的放心之水……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陳俊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