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冷鏈40小時,青海西寧市湟中區鮮菜闖蘇粵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王瓊 俞惠珍
發布時間:2025-07-24 07:44:41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盛夏七月,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冷涼蔬菜迎來豐收季。如何讓這些新鮮蔬菜高效、保鮮地運出去?湟中區大力建設冷鏈體系,為冷涼蔬菜的“鮮”行之路保駕護航。

  冷鏈護航:40小時“鮮”達蘇粵餐桌

  走進湟中區攔隆口鎮長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保鮮庫里的忙碌氣息撲面而來,負責人漢喜梅和工人們正麻利地裝碎冰袋,隔壁泡沫箱車間機器嗡嗡作響,分揀臺前的工人們手不停歇地挑選、分裝……這些帶著湟中區清冽氣息的冷涼蔬菜,即將踏上40小時的冷鏈旅程,奔赴江蘇、廣東等地的市場。

  “從地頭到餐桌,靠的就是這‘冰鮮組合’。”漢喜梅笑著說,加冰、裝箱、分揀,每一步都為了鎖住蔬菜的新鮮,“40小時直達,品質一點不差,這全靠咱們的冷鏈體系撐著。”

  體系筑基:從田間到產業鏈的“鮮”路升級

  合作社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環境資源,常年流轉土地1200畝,種植萵筍、芹菜等10多種高品質冷涼蔬菜。2023年,合作社落實鄉村振興銜接補助資金打造了蔬菜包裝泡沫箱制作車間、制冰車間,形成以生產、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輻射帶動周邊12個村發展蔬菜生產與銷售。

  如今的湟中區,冷涼蔬菜產業蓬勃發展。全區12萬畝種植面積,產量突破30萬噸,占了青海省蔬菜總量的近五分之一,不僅滿足本地餐桌,更成了深圳、廣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菜籃子”常客。

  農戶增收:冷鏈撐起“家門口”的好日子

  有畫面,有故事,豐收的喜悅從哪兒來?

  這背后,是不斷完善的冷鏈“硬支撐”:225座蔬菜保鮮庫、6.8萬噸總庫容,小南川、淺山片區的區域性配送中心,織成了一張覆蓋采收、倉儲、運輸的保鮮網絡。對農戶來說,冷鏈帶來的不僅是新鮮,更是實實在在的收益。

  “在這兒干了兩年多,地里忙時除草、施肥,閑了就來保鮮庫打包,一個月能掙4000到5000元,很穩定,家里也顧得上。”員工李建蘭的話,道出了全區2.06萬蔬菜從業人員的共同心聲。

  除了硬件升級,湟中區還在探索創新冷鏈物流模式。“電商直供”“訂單式種植”砍掉中間環節,讓蔬菜從田間直接對接市場;“最短時間送達”的目標,讓“湟字號”鮮品更具競爭力。正如湟中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巴三姐所說:“冷鏈不僅解決了保鮮運輸難題,更拉長了產業鏈,讓更多農戶跟著富起來。”

  盛夏的風吹過菜田,帶著豐收的喜悅。一筐筐、一箱箱湟中冷涼蔬菜整裝待發。這條路,因冷鏈而暢通,因新鮮而紅火,更因無數人的努力而充滿希望。

  (來源:西寧晚報)

推薦閱讀
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海北州:全力打好強降雨防范應對攻堅戰
青海海南州:“一碼游”助力文旅發展
24H熱點
【第十九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來青海西寧市...
把青春“釘”在南川熱土上
赤心向黨映高原——97歲抗戰老兵張運松的紅色傳奇
青海高原氧環境監測預報取得新成效
軍地共繪“八一”畫卷 青海西寧市雙擁模范城品牌再...
寧德時代極片項目在南川園區開工
南川工業園區治水有方 青海西寧市南川水際公園成熱...
“我家門前那座橋”工程將惠及30萬名農牧民
青海今年集中建設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十嚴禁”出臺 青海省規范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和校...
熱點圖片
向陽花開映戈壁
向陽花開映戈壁
【活力中國調研行】青海西寧大通縣邊麻溝:農文旅融合打造幸福鄉村
【活力中國調研行】...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循化縣白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進入倒計時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夏日牧歌
夏日牧歌
江源銀線鑄豐碑 光明永續照高原——寫在330千伏玉樹第二回線路工程投運之際
江源銀線鑄豐碑 光明...
光影躍動處 馬蹄踏歌馳——寫在玉樹野生動物攝影大展與玉樹賽馬會啟幕之際
光影躍動處 馬蹄踏歌...
FIRST電影展讓青海西寧成為光影之城
FIRST電影展讓青海西...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系列報道之八 特色民宿熱度飆升 游客盡享夏日清涼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冷鏈40小時,青海西寧市湟中區鮮菜闖蘇粵

西寧晚報
2025-07-24 07:4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冷鏈40小時,青海西寧市湟中區鮮菜闖蘇粵

西寧晚報
2025-07-24 07:4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冷鏈40小時,青海西寧市湟中區鮮菜闖蘇粵

  • 2025-07-24 07:44:41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盛夏七月,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冷涼蔬菜迎來豐收季。如何讓這些新鮮蔬菜高效、保鮮地運出去?湟中區大力建設冷鏈體系,為冷涼蔬菜的“鮮”行之路保駕護航。

  冷鏈護航:40小時“鮮”達蘇粵餐桌

  走進湟中區攔隆口鎮長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保鮮庫里的忙碌氣息撲面而來,負責人漢喜梅和工人們正麻利地裝碎冰袋,隔壁泡沫箱車間機器嗡嗡作響,分揀臺前的工人們手不停歇地挑選、分裝……這些帶著湟中區清冽氣息的冷涼蔬菜,即將踏上40小時的冷鏈旅程,奔赴江蘇、廣東等地的市場。

  “從地頭到餐桌,靠的就是這‘冰鮮組合’。”漢喜梅笑著說,加冰、裝箱、分揀,每一步都為了鎖住蔬菜的新鮮,“40小時直達,品質一點不差,這全靠咱們的冷鏈體系撐著。”

  體系筑基:從田間到產業鏈的“鮮”路升級

  合作社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環境資源,常年流轉土地1200畝,種植萵筍、芹菜等10多種高品質冷涼蔬菜。2023年,合作社落實鄉村振興銜接補助資金打造了蔬菜包裝泡沫箱制作車間、制冰車間,形成以生產、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輻射帶動周邊12個村發展蔬菜生產與銷售。

  如今的湟中區,冷涼蔬菜產業蓬勃發展。全區12萬畝種植面積,產量突破30萬噸,占了青海省蔬菜總量的近五分之一,不僅滿足本地餐桌,更成了深圳、廣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菜籃子”常客。

  農戶增收:冷鏈撐起“家門口”的好日子

  有畫面,有故事,豐收的喜悅從哪兒來?

  這背后,是不斷完善的冷鏈“硬支撐”:225座蔬菜保鮮庫、6.8萬噸總庫容,小南川、淺山片區的區域性配送中心,織成了一張覆蓋采收、倉儲、運輸的保鮮網絡。對農戶來說,冷鏈帶來的不僅是新鮮,更是實實在在的收益。

  “在這兒干了兩年多,地里忙時除草、施肥,閑了就來保鮮庫打包,一個月能掙4000到5000元,很穩定,家里也顧得上。”員工李建蘭的話,道出了全區2.06萬蔬菜從業人員的共同心聲。

  除了硬件升級,湟中區還在探索創新冷鏈物流模式。“電商直供”“訂單式種植”砍掉中間環節,讓蔬菜從田間直接對接市場;“最短時間送達”的目標,讓“湟字號”鮮品更具競爭力。正如湟中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巴三姐所說:“冷鏈不僅解決了保鮮運輸難題,更拉長了產業鏈,讓更多農戶跟著富起來。”

  盛夏的風吹過菜田,帶著豐收的喜悅。一筐筐、一箱箱湟中冷涼蔬菜整裝待發。這條路,因冷鏈而暢通,因新鮮而紅火,更因無數人的努力而充滿希望。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 王瓊 俞惠珍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