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青海放流百余尾珍稀川陜哲羅鮭 長江源頭生態保護再添力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臻 麻明
發布時間:2025-07-19 06:48:26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17日,在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青海、四川兩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開展珍稀魚類增殖放流活動,現場放流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川陜哲羅鮭108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重口裂腹魚5萬尾,以及特有魚類齊口裂腹魚5萬尾。截至目前,青海省已累計放流川陜哲羅鮭148尾。

  川陜哲羅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明確的15種重點保護水生動物之一,種群數量稀少,處于極度瀕危狀態。作為棲息于高山溪流水域的頂級掠食性物種,其資源量是反映長江水生生物群落完整性和水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青海省高度重視長江源頭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開展川陜哲羅鮭等珍稀物種的拯救工作,此前已將40尾該物種放流至瑪可河流域。

  2025年4月,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調查團隊,在大渡河上游支流瑪可河水域,首次通過影像記錄結合基因數據分析,證實了川陜哲羅鮭在青海瑪可河流域的自然繁殖活動及穩定分布。這一發現標志著青海省前期實施的川陜哲羅鮭棲息地重建與保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本次集中放流108尾川陜哲羅鮭,旨在鞏固前期保護成果,進一步補充野外種群數量,加速推動該物種自然種群的恢復進程,將有效增強長江源頭水域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對維護區域水生生物多樣性、實現水生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深遠意義。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嚴格貫徹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政策要求,強化對放流的川陜哲羅鮭等珍稀魚類的效果監測與追蹤,系統科學評估增殖放流成效,為長江源頭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及關鍵棲息地修復提供堅實可靠的科學支撐,切實助力維護長江上游水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穩定性。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吳曉軍羅東川調度全省防汛工作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夏都西寧“冷涼”從何而來
西寧開發區49個項目落地開花
24H熱點
青海放流百余尾珍稀川陜哲羅鮭 長江源頭生態保...
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召開
第二屆全國拉面技能大賽在青海開幕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智援青海培桃李 情系高原樹...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黃南千帆大模型綠色算力基礎...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西寧開發區新開工項目建設穩...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青海金融賦能外貿驅動開放型經濟增長
西寧海關筑牢三道防線 守護青海生態安全
青海同德縣:生態項目繪出綠色新畫卷
熱點圖片
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4個零工小站投用
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4...
從藏羊產業鏈看“兩山”轉化路徑探索——青海縣域經濟發展觀察·祁連篇
從藏羊產業鏈看“兩...
黨建為鑰,打開草山和諧之門
黨建為鑰,打開草山...
扎根基層解民憂 “楓橋經驗”暖民心——記海東市化隆縣群科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化隆縣群科司法所所長、副鎮長張曉東
扎根基層解民憂 “楓...
2025年中國·西寧高原國際風箏邀請賽啟幕
2025年中國·西寧高原...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系列報道之六 吹著夏風擼串 外擺經濟就是這么香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
魯青共繪振興圖——海北州援青工作片段
魯青共繪振興圖——...
速度邂逅雅丹秘境!大柴旦越野拉力賽燃情啟幕
速度邂逅雅丹秘境!...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放流百余尾珍稀川陜哲羅鮭 長江源頭生態保護再添力

青海日報
2025-07-19 06: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放流百余尾珍稀川陜哲羅鮭 長江源頭生態保護再添力

青海日報
2025-07-19 06: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放流百余尾珍稀川陜哲羅鮭 長江源頭生態保護再添力

  • 2025-07-19 06:48:26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17日,在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青海、四川兩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開展珍稀魚類增殖放流活動,現場放流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川陜哲羅鮭108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重口裂腹魚5萬尾,以及特有魚類齊口裂腹魚5萬尾。截至目前,青海省已累計放流川陜哲羅鮭148尾。

  川陜哲羅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明確的15種重點保護水生動物之一,種群數量稀少,處于極度瀕危狀態。作為棲息于高山溪流水域的頂級掠食性物種,其資源量是反映長江水生生物群落完整性和水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青海省高度重視長江源頭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開展川陜哲羅鮭等珍稀物種的拯救工作,此前已將40尾該物種放流至瑪可河流域。

  2025年4月,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調查團隊,在大渡河上游支流瑪可河水域,首次通過影像記錄結合基因數據分析,證實了川陜哲羅鮭在青海瑪可河流域的自然繁殖活動及穩定分布。這一發現標志著青海省前期實施的川陜哲羅鮭棲息地重建與保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本次集中放流108尾川陜哲羅鮭,旨在鞏固前期保護成果,進一步補充野外種群數量,加速推動該物種自然種群的恢復進程,將有效增強長江源頭水域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對維護區域水生生物多樣性、實現水生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深遠意義。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嚴格貫徹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政策要求,強化對放流的川陜哲羅鮭等珍稀魚類的效果監測與追蹤,系統科學評估增殖放流成效,為長江源頭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及關鍵棲息地修復提供堅實可靠的科學支撐,切實助力維護長江上游水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穩定性。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王臻 麻明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