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援青情誼長。自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從戰略全局高度啟動對口支援青海工作,十五年來,承擔對口援青任務的發達省市、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企業,跨越萬水千山,為青海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注入了奔涌不息的活力與生機。
這是一場跨越山海的深情奔赴。對口援青,是黨和國家著眼全局、高瞻遠矚的重大戰略布局,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寫照。援青干部告別親人,奔赴高原,與青海各族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從扶持產業、建設基礎設施、強化技能培訓……一系列幫扶舉措,一個個援建項目,如同細密的針腳,將希望與溫暖一針一針繡進青海的發展藍圖,讓各族群眾真切觸摸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這是一次使命必達的莊嚴承諾。為促進產業發展,援助各方深入調研青海的資源稟賦與發展潛力,因地制宜,助力青海打造特色產業體系。優質農畜產品帶著高原的純凈,走向全國市場。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賽道上,援助省市憑借雄厚的資金與先進的技術,與青海攜手并肩,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獻智獻力,為青海的可持續發展筑牢根基。
這是一幅勠力同心的壯美畫卷。作為“中華水塔”,青海肩負著守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神圣使命。在對口援青工作中,援助各方將生態文明建設視為重中之重,在生態修復等重大項目中,傾注心血與汗水。一草一木的守護,凝聚著援助者的深情與責任。特別是在產業發展進程中,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如同守護生命般守護著青海的綠水青山,讓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在這片土地上和諧共生,共同守護中華民族的生態命脈。
這是一份血濃于水的同胞深情。改善民生是對口援青工作的重要著力點。援建的學校里,瑯瑯書聲回蕩,一批批援青的老師,用知識和愛為孩子們打開看世界的窗口。異地辦學的模式,讓青海學子走出高原,開闊視野,點燃了心中的夢想火焰。“組團式”醫療援青帶來的先進設備和精湛醫術,讓健康的笑容綻放在群眾的臉上。
這是一座凝聚力量的團結豐碑。援青干部和人才帶來的不僅是技術和經驗,更是先進的理念和開放的思維。通過悉心地“傳幫帶”,為青海培養出了一支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各種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讓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青海高原上相互碰撞、交融,進一步增進了民族團結,讓“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每個人心中。
血脈相融的十五年,攜手同行的十五年。大愛無言,從一位位援青干部到一批批支援隊伍,無數深情與擔當化作永恒印記,鐫刻在青海大地上。站在新的起點,希望青海在援青力量的幫助下,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書寫出更加燦爛的篇章。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