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黃河公司李家峽水電站開展“增殖放流護綠水,生態平衡保青山”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此次共放流魚苗5萬尾,其中5至8厘米的極邊扁咽齒魚約3萬尾,5至8厘米的黃河裸裂尻魚約2萬尾,將對補充和恢復天然水域魚類資源的種群數量和再生能力發揮積極作用。
李家峽魚類增殖放流站總占地約20畝,選址位于壩址右岸下游650米臺地上,布置有培育車間、室外環形跑道科研系統、苗種池塘、生態凈化池塘等,采用循環水養殖與靜水池塘養殖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生產。近期放流魚類包含厚唇裸重唇魚、極邊扁咽齒魚、黃河裸裂尻魚,年度放流共計20萬尾/年;遠期放流魚類增加擬鲇高原鰍、刺鮈,年度放流10萬尾,總計30萬尾/年。
李家峽集運魚系統過魚設施采用“誘集魚系統+轉運系統+放流系統”方案,由駐留池段、集魚斗段、誘魚口段組成,主要過魚對象包括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骨唇黃河魚、擬鯰高原鰍、刺鮈等,集魚完成后,由集魚車搭載運魚箱轉運至庫區和庫尾段進行放流。
截至目前,黃河公司已建成羊曲、李家峽、積石峽、蘇只、納子峽、巨亭6座魚類增殖站,累計增殖放流各類魚種825萬余尾,啟動8座水電站生態環境監管系統建設試點,全過程監督所屬河段的各類生態環境治理情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堅定不移走好富有“黃河特色”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