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人物故事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快遞員】送的是包裹 暖的是人心
——記圓通速遞同仁分公司總經理王正棟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欒雨嘉
發布時間:2025-06-27 07:45:10
編輯:易 娜
QQ圖片20250627060406工作中的王正棟。欒雨嘉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6月25日,記者走進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圓通速遞網點。在這里,分揀員穿梭于堆積如山的包裹間,將快件精準分類歸位。伴隨著電動車的嗡鳴聲,滿載包裹的配送車輛魚貫駛出站點,沿著街巷駛向千家萬戶。晨光中,整個快遞站的運轉高效有序,每一環節都緊密銜接,勾勒出城市物流脈動的生動圖景。

  在一片繁忙中,身著工裝的公司負責人王正棟格外引人注目。作為2025年青海省“最美快遞員”的獲得者,他正帶領一批新入職的快遞小哥開展崗前培訓。

  “每一次與客戶的交流溝通,都是在傳遞信任。包裹傳遞的不僅是商品,更是客戶對我們的信任與期待。”王正棟圍繞基礎業務、操作規范、服務標準、安全管理四大核心模塊,以理論結合實操的方式,手把手指導新員工掌握崗位技能,確保他們快速適應崗位要求,延續快遞服務的優質標準。

  “易碎品要用泡沫、氣泡膜多層包裹,液體物品要防漏處理。”王正棟講起貨物保護實操。

  “智能終端操作要熟練,快件派送必須嚴格遵循流程和時效標準,客戶的需求要第一時間響應,服務態度一定要熱情周到。另外,要遵守網點的各項規章制度,上路配送時,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王正棟耐心叮囑。

  提起入職快遞一行,王正棟告訴記者,10年前,他同時向保險公司、4S店和快遞公司投遞簡歷。

  彼時,智能手機普及、移動支付興起,電商行業呈爆發式增長,帶動快遞業務量激增。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民營快遞通過加盟模式快速下沉至全國鄉鎮,成為日常生活剛需。2015年后,快遞業務與外賣、生鮮配送等場景深度融合,“次日達”“當日達”成為行業標配。

  他敏銳捕捉到電商浪潮對消費習慣的重塑,以及由此帶來的物流行業機遇,認定快遞是極具潛力的職業賽道,毅然投身其中。

  在同仁,王正棟從快遞員干起,憑借吃苦耐勞的勁頭和對業務的熟稔,很快就晉升為公司經理。這段基層經歷不僅讓他積累了扎實的行業經驗,更埋下了一顆改變的種子。

  王正棟回憶,那是2022年底,一場大雪把“金色熱貢”裹得嚴嚴實實。彼時的澤庫縣堪稱“快遞荒漠”,全縣幾乎找不到像樣的快遞網點。各地寄往澤庫的快件,一到同仁市便停滯不前,多數只能原路退回,少數包裹要么得客戶親自來取,要么托人捎帶,根本送不到鄉親們手里。

  一天,王正棟接到一通焦急的客戶來電。原來包裹里裝著救命藥品,可客戶實在無法來到同仁取件。

  “我當時也沒多想,開著廂式貨車就出發了。雪后的路又滑又難走,整整5個小時,才在冰天雪地里把藥品安全送到客戶手上。那天,客戶激動地拉著我的手,嘴里不停地說著‘掛真切’,我連想說句‘不用謝’都插不上話。”

  那一刻,王正棟突然覺得自己干的這份快遞工作特別有意義——“原來我們多跑的每一步,真的能幫到有急難的人”。

  也正因這件事,擔任分公司經理后,王正棟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不管多大代價,一定要在澤庫開個快遞網點,為偏遠地區的人們架起與外界聯通的橋梁,要讓父老鄉親收到遠道而來的包裹!

  得益于圓通速遞總部和省區的支持,經過多方籌備,2023年3月,澤庫縣圓通速遞網點正式開業。這下,鄉親們收寄快遞方便多了,澤庫縣也終于去掉了“快遞荒漠”的名頭。同年6月,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圓通速遞網點也順利開通。

  王正棟開心地說:“尤其在極端天氣等場景中,快遞行業保障生活物資及時送達,成為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發揮了服務民生的‘最后一公里’主力軍的作用,我很慶幸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最令王正棟振奮的是,在同仁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快遞行業早已突破傳統物流的邊界,化身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河南縣鮮嫩緊實的雪多牦牛肉、澤庫縣香酥可口的黑青稞餅干、同仁市酸甜醇厚的黃果梨汁等特色農畜產品,乘著快遞的東風,跨越萬水千山,擺上全國百姓的餐桌;熱貢唐卡的絢麗色彩、藏繡工藝的細膩針腳,借由物流網絡遠播四海,讓青海非遺走出高原。

  在快遞的強力支撐下,電商產業不僅激活了當地經濟的一池春水,更讓黃南州的特色資源重煥生機,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勁新引擎。

  望著黃南州父老鄉親通過電商平臺將家鄉好物銷往全國、錢包漸漸鼓起來的模樣,王正棟難掩喜悅:“能看著大家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這份踏實感和成就感,比我自己掙多少錢都珍貴!”

  深耕快遞主業的同時,王正棟始終以共產黨員的初心踐行社會責任。自入黨以來,他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鐫刻于心,在每一次行動中彰顯先鋒本色。積石山地震發生后,王正棟第一時間組建應急志愿隊,連夜驅車數百公里奔赴民和災區,將價值3萬元的食品、被褥等生活物資送到受災群眾手中,用行動搭建起生命與希望的橋梁。

  日常工作中,王正棟主動配合公安、綜治等相關部門,深入社區、鄉鎮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宣傳活動,從反詐防騙到掃黃打非,從禁毒科普到安全生產,他身體力行,以點滴行動織密基層安全防護網,為群眾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送的是包裹,暖的是人心”,這句被王正棟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僅是他十年快遞生涯的生動寫照,更是他鐫刻在車輪與包裹間的初心誓言。

  如今,“快遞荒漠”化作希望通途、特色物產走出高原、公益善舉溫暖人心,這份職業早已超越簡單的貨物傳遞,成為承載民生溫度、助力鄉村振興的時代注腳。在快遞車輪的不息轉動中,王正棟仍在續寫著屬于他的、更屬于無數快遞人的動人篇章。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上海市代表團來青考察 吳曉軍羅東川與龔正座談
吳曉軍羅東川會見出席青洽會的國內外嘉賓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省委宣傳部2025年公開考錄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2025年“玉樹少年·北京‘心’生”活動啟動
西寧首屆人力資源供需對接會舉行
24H熱點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快遞員】穿梭街巷的暖心...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在黃土地上播種“春天”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在孩子心中播撒希望的種子—...
“環保衛士”端主加:俯身拾荒者 昂首護綠人
【青海故事·探班三百六十行】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他用金子般的心照亮助殘路——記全國勞動模范關卻才讓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代青永措:返鄉創業“新農人”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跨越山海,讓高原土地結出“...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西行漫記書寫援青情懷——記...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高中數學講義”背后的援青...
熱點圖片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青報觀察】讓高原鹽湖在世界舞臺綻放光芒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共繪開放合作 共促綠色發展 共享大美青海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見聞】5G“嗨購”,主打家鄉“特色牌”!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見聞】這些味道,夠“青海”!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花絮】澳門館首秀青洽會 “蟹羊聯名”啟新程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速遞】景泰藍與唐卡的“握手”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精彩瞬間】高原心跳 在開放合作中澎湃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
【聚焦第26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青海何以吸引全球目光
【聚焦第26屆中國·青...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快遞員】送的是包裹 暖的是人心
——記圓通速遞同仁分公司總經理王正棟

青海日報
2025-06-27 07:4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快遞員】送的是包裹 暖的是人心
——記圓通速遞同仁分公司總經理王正棟

青海日報
2025-06-27 07:4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快遞員】送的是包裹 暖的是人心
——記圓通速遞同仁分公司總經理王正棟

  • 2025-06-27 07:45:10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627060406工作中的王正棟。欒雨嘉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6月25日,記者走進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圓通速遞網點。在這里,分揀員穿梭于堆積如山的包裹間,將快件精準分類歸位。伴隨著電動車的嗡鳴聲,滿載包裹的配送車輛魚貫駛出站點,沿著街巷駛向千家萬戶。晨光中,整個快遞站的運轉高效有序,每一環節都緊密銜接,勾勒出城市物流脈動的生動圖景。

  在一片繁忙中,身著工裝的公司負責人王正棟格外引人注目。作為2025年青海省“最美快遞員”的獲得者,他正帶領一批新入職的快遞小哥開展崗前培訓。

  “每一次與客戶的交流溝通,都是在傳遞信任。包裹傳遞的不僅是商品,更是客戶對我們的信任與期待。”王正棟圍繞基礎業務、操作規范、服務標準、安全管理四大核心模塊,以理論結合實操的方式,手把手指導新員工掌握崗位技能,確保他們快速適應崗位要求,延續快遞服務的優質標準。

  “易碎品要用泡沫、氣泡膜多層包裹,液體物品要防漏處理。”王正棟講起貨物保護實操。

  “智能終端操作要熟練,快件派送必須嚴格遵循流程和時效標準,客戶的需求要第一時間響應,服務態度一定要熱情周到。另外,要遵守網點的各項規章制度,上路配送時,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王正棟耐心叮囑。

  提起入職快遞一行,王正棟告訴記者,10年前,他同時向保險公司、4S店和快遞公司投遞簡歷。

  彼時,智能手機普及、移動支付興起,電商行業呈爆發式增長,帶動快遞業務量激增。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民營快遞通過加盟模式快速下沉至全國鄉鎮,成為日常生活剛需。2015年后,快遞業務與外賣、生鮮配送等場景深度融合,“次日達”“當日達”成為行業標配。

  他敏銳捕捉到電商浪潮對消費習慣的重塑,以及由此帶來的物流行業機遇,認定快遞是極具潛力的職業賽道,毅然投身其中。

  在同仁,王正棟從快遞員干起,憑借吃苦耐勞的勁頭和對業務的熟稔,很快就晉升為公司經理。這段基層經歷不僅讓他積累了扎實的行業經驗,更埋下了一顆改變的種子。

  王正棟回憶,那是2022年底,一場大雪把“金色熱貢”裹得嚴嚴實實。彼時的澤庫縣堪稱“快遞荒漠”,全縣幾乎找不到像樣的快遞網點。各地寄往澤庫的快件,一到同仁市便停滯不前,多數只能原路退回,少數包裹要么得客戶親自來取,要么托人捎帶,根本送不到鄉親們手里。

  一天,王正棟接到一通焦急的客戶來電。原來包裹里裝著救命藥品,可客戶實在無法來到同仁取件。

  “我當時也沒多想,開著廂式貨車就出發了。雪后的路又滑又難走,整整5個小時,才在冰天雪地里把藥品安全送到客戶手上。那天,客戶激動地拉著我的手,嘴里不停地說著‘掛真切’,我連想說句‘不用謝’都插不上話。”

  那一刻,王正棟突然覺得自己干的這份快遞工作特別有意義——“原來我們多跑的每一步,真的能幫到有急難的人”。

  也正因這件事,擔任分公司經理后,王正棟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不管多大代價,一定要在澤庫開個快遞網點,為偏遠地區的人們架起與外界聯通的橋梁,要讓父老鄉親收到遠道而來的包裹!

  得益于圓通速遞總部和省區的支持,經過多方籌備,2023年3月,澤庫縣圓通速遞網點正式開業。這下,鄉親們收寄快遞方便多了,澤庫縣也終于去掉了“快遞荒漠”的名頭。同年6月,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圓通速遞網點也順利開通。

  王正棟開心地說:“尤其在極端天氣等場景中,快遞行業保障生活物資及時送達,成為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發揮了服務民生的‘最后一公里’主力軍的作用,我很慶幸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最令王正棟振奮的是,在同仁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快遞行業早已突破傳統物流的邊界,化身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河南縣鮮嫩緊實的雪多牦牛肉、澤庫縣香酥可口的黑青稞餅干、同仁市酸甜醇厚的黃果梨汁等特色農畜產品,乘著快遞的東風,跨越萬水千山,擺上全國百姓的餐桌;熱貢唐卡的絢麗色彩、藏繡工藝的細膩針腳,借由物流網絡遠播四海,讓青海非遺走出高原。

  在快遞的強力支撐下,電商產業不僅激活了當地經濟的一池春水,更讓黃南州的特色資源重煥生機,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勁新引擎。

  望著黃南州父老鄉親通過電商平臺將家鄉好物銷往全國、錢包漸漸鼓起來的模樣,王正棟難掩喜悅:“能看著大家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這份踏實感和成就感,比我自己掙多少錢都珍貴!”

  深耕快遞主業的同時,王正棟始終以共產黨員的初心踐行社會責任。自入黨以來,他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鐫刻于心,在每一次行動中彰顯先鋒本色。積石山地震發生后,王正棟第一時間組建應急志愿隊,連夜驅車數百公里奔赴民和災區,將價值3萬元的食品、被褥等生活物資送到受災群眾手中,用行動搭建起生命與希望的橋梁。

  日常工作中,王正棟主動配合公安、綜治等相關部門,深入社區、鄉鎮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宣傳活動,從反詐防騙到掃黃打非,從禁毒科普到安全生產,他身體力行,以點滴行動織密基層安全防護網,為群眾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送的是包裹,暖的是人心”,這句被王正棟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僅是他十年快遞生涯的生動寫照,更是他鐫刻在車輪與包裹間的初心誓言。

  如今,“快遞荒漠”化作希望通途、特色物產走出高原、公益善舉溫暖人心,這份職業早已超越簡單的貨物傳遞,成為承載民生溫度、助力鄉村振興的時代注腳。在快遞車輪的不息轉動中,王正棟仍在續寫著屬于他的、更屬于無數快遞人的動人篇章。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欒雨嘉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