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財經新聞
以案說險在身邊(第十三期)守好“養老錢”,安享晚年生活
來源:新華保險青海分公司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6-27 15:15:10
編輯:許娜

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頻發,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閉塞、渴望健康、養老焦慮等心理,精心設計騙局,導致許多老人畢生積蓄被騙。為幫助老年朋友及家庭增強防范意識,本文通過真實案例分析養老詐騙常見套路,并提供實用防騙指南。

一、風險案例

案例1:虛假“養老理財”騙局

2023年,某公司以“投資養老社區”為名,承諾“年化收益8%,保本保息”,吸引老年人投資。初期按時返利,待資金規模擴大后,公司突然關閉,涉案金額超億元。

詐騙手法:

高收益誘惑:利用老年人對財富增值的需求,虛構“穩賺不賠”項目。

偽造資質:假冒國企或金融機構背景,甚至偽造政府批文。

情感營銷:組織免費旅游、贈送禮品,建立信任后誘導投資。

風險提示:

任何承諾“高收益、零風險”的理財都是騙局!

正規金融機構不會通過街頭推銷、電話營銷等方式售賣高收益產品。

案例2:“以房養老”騙局

某詐騙團伙以“以房養老”名義,誘騙老人抵押房產購買“理財產品”,承諾每月領取高額養老金。結果老人不僅未獲收益,房產還被低價變賣,最終無家可歸。

詐騙手法:

偷換概念:謊稱“國家政策支持”,實則讓老人簽署房產抵押協議。

合同陷阱:條款復雜,老人未細看就簽字,導致房產被非法處置。

風險提示:

“以房養老”僅限正規保險機構,切勿輕信非持牌機構!

涉及房產抵押、公證等重要文件,務必由子女或律師陪同辦理。

案例3:“神醫保健品”騙局

某詐騙團伙冒充“醫學專家”,以免費體檢為名,偽造“癌癥風險”報告,隨后推銷30萬元的“抗癌神藥”,實際只是普通維生素片。

詐騙手法:

恐嚇營銷:夸大病情,制造恐慌。

虛假宣傳:虛構“中國科學院研發”“諾貝爾獎技術”等噱頭。

風險提示:

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治病請認準正規醫院!

“免費體檢”“健康講座”往往是詐騙的前奏,謹慎參與。

二、防騙指南

1.老年人“四不”原則

不輕信:陌生電話、短信、推銷員的話術。

不貪利:拒絕“高回報”“免費贈品”誘惑。

不簽字:任何合同、協議必須由子女審核。

不轉賬:大額支出前務必與家人商量。

2.子女“三查”行動

查賬戶:定期查看父母銀行卡、微信支付流水。

查社交:留意父母是否加入可疑“投資群”“養生群”。

查合同:如發現父母簽署不明協議,立即核實。

三、總結:讓詐騙無處遁形

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超高收益=超高風險!

涉及大額資金、房產、健康,務必與家人商量!

發現受騙后保留證據(合同、轉賬記錄、通話錄音等),立即報警!

推薦閱讀
上海市代表團來青考察 吳曉軍羅東川與龔正座談
吳曉軍羅東川會見出席青洽會的國內外嘉賓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省委宣傳部2025年公開考錄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西寧市舉辦國際禁毒日主題宣傳活動
西寧市城北區舉行投資項目簽約會
24H熱點
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形勢如何?國家發展改革...
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將下達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
民航局:禁止旅客攜帶無3C標識及被召回的充電寶乘...
自然資源部:全國單位GDP“地耗”“十四五”目標提...
西氣東輸四線全線貫通投產
構建五重醫療保障體系:解析珠海“大愛無疆”的普...
上市銀行密集增資 板塊或迎估值重構
布局中國市場 有外資巨頭新入場
銀行年中“沖業績” 績效考核更精細
更大力度培育耐心資本 推動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熱點圖片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青報觀察】讓高原鹽湖在世界舞臺綻放光芒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共繪開放合作 共促綠色發展 共享大美青海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見聞】5G“嗨購”,主打家鄉“特色牌”!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見聞】這些味道,夠“青海”!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花絮】澳門館首秀青洽會 “蟹羊聯名”啟新程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速遞】景泰藍與唐卡的“握手”
【開放合作·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2025青洽會特刊·精彩瞬間】高原心跳 在開放合作中澎湃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
【聚焦第26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青海何以吸引全球目光
【聚焦第26屆中國·青...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以案說險在身邊(第十三期)守好“養老錢”,安享晚年生活

新華保險青海分公司
2025-06-27 15:1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以案說險在身邊(第十三期)守好“養老錢”,安享晚年生活

新華保險青海分公司
2025-06-27 03:1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以案說險在身邊(第十三期)守好“養老錢”,安享晚年生活

  • 2025-06-27 03:15:10
  • 來源:新華保險青海分公司

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頻發,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閉塞、渴望健康、養老焦慮等心理,精心設計騙局,導致許多老人畢生積蓄被騙。為幫助老年朋友及家庭增強防范意識,本文通過真實案例分析養老詐騙常見套路,并提供實用防騙指南。

一、風險案例

案例1:虛假“養老理財”騙局

2023年,某公司以“投資養老社區”為名,承諾“年化收益8%,保本保息”,吸引老年人投資。初期按時返利,待資金規模擴大后,公司突然關閉,涉案金額超億元。

詐騙手法:

高收益誘惑:利用老年人對財富增值的需求,虛構“穩賺不賠”項目。

偽造資質:假冒國企或金融機構背景,甚至偽造政府批文。

情感營銷:組織免費旅游、贈送禮品,建立信任后誘導投資。

風險提示:

任何承諾“高收益、零風險”的理財都是騙局!

正規金融機構不會通過街頭推銷、電話營銷等方式售賣高收益產品。

案例2:“以房養老”騙局

某詐騙團伙以“以房養老”名義,誘騙老人抵押房產購買“理財產品”,承諾每月領取高額養老金。結果老人不僅未獲收益,房產還被低價變賣,最終無家可歸。

詐騙手法:

偷換概念:謊稱“國家政策支持”,實則讓老人簽署房產抵押協議。

合同陷阱:條款復雜,老人未細看就簽字,導致房產被非法處置。

風險提示:

“以房養老”僅限正規保險機構,切勿輕信非持牌機構!

涉及房產抵押、公證等重要文件,務必由子女或律師陪同辦理。

案例3:“神醫保健品”騙局

某詐騙團伙冒充“醫學專家”,以免費體檢為名,偽造“癌癥風險”報告,隨后推銷30萬元的“抗癌神藥”,實際只是普通維生素片。

詐騙手法:

恐嚇營銷:夸大病情,制造恐慌。

虛假宣傳:虛構“中國科學院研發”“諾貝爾獎技術”等噱頭。

風險提示:

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治病請認準正規醫院!

“免費體檢”“健康講座”往往是詐騙的前奏,謹慎參與。

二、防騙指南

1.老年人“四不”原則

不輕信:陌生電話、短信、推銷員的話術。

不貪利:拒絕“高回報”“免費贈品”誘惑。

不簽字:任何合同、協議必須由子女審核。

不轉賬:大額支出前務必與家人商量。

2.子女“三查”行動

查賬戶:定期查看父母銀行卡、微信支付流水。

查社交:留意父母是否加入可疑“投資群”“養生群”。

查合同:如發現父母簽署不明協議,立即核實。

三、總結:讓詐騙無處遁形

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超高收益=超高風險!

涉及大額資金、房產、健康,務必與家人商量!

發現受騙后保留證據(合同、轉賬記錄、通話錄音等),立即報警!

編輯:許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