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為進一步提升履職能力,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日前,全省市縣政協主席專題研討班分兩個階段,分別在青海和寧夏舉辦。培訓班通過理論授課、實地考察、案例研討等多元形式,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知識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學習盛宴,助力學員們開闊視野、更新理念、提升本領,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履行政協職責。
“悟理論”明方向
理論學習是提升政協委員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的基礎。在此次培訓中,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深入學習,讓學員們對政協工作的政治屬性和使命擔當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通過系統學習,更加明晰了政協工作的定位,認識到政協既是開展思想引領的重要陣地,也是凝聚社會共識的關鍵平臺。在服務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政協要主動融入大局,精準找準履職切入點。”學員華科說。
此次培訓中,還專門設置了圍繞破除“特殊論”和“補償心理”的專題研討,華科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他說,“通過研討,我明確了必須以‘一線標準’強化自身責任擔當,樹立起‘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清醒意識,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提升履職效能的實踐準則,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務實高效的作風推動調研成果有效轉化。”
“專家學者、業內同仁對黨的創新理論進行系統闡釋與深入解讀,使我深刻認識到‘人民至上’理念是政協工作的核心要義與根本遵循。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絕非抽象概念與空泛口號,而是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各環節的實踐準則。新時代新征程上,唯有持續深化理論武裝,方能在時代發展浪潮中把準方向,精準對接群眾關切、回應民生訴求。”學員關卻說。
“實地學”拓視野
培訓班組織學員實地考察寧夏閩寧鎮,這個在東西部協作浪潮中從“干沙灘”蛻變為“金沙灘”的傳奇之地,為學員們打開了區域協同發展與鄉村振興的全新視野。
學員尕藏尖措在考察中深受觸動。他說,“閩寧鎮的發展堪稱奇跡,當地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借助福建的技術、資金與人才優勢,因地制宜培育起一系列特色支柱產業。這些產業相互關聯、協同發展,構建起穩固的產業發展體系,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通過實地考察學習,尕藏尖措深切感受到東西部協作機制蘊含的強大生命力,這一機制不僅是閩寧鎮崛起的堅實支撐,更為其他地區開展區域合作提供了寶貴經驗。結合海晏縣實際,他積極思考政協工作創新路徑。“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打造智慧政協平臺,以提升政協履職的信息化水平;圍繞海晏縣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核心議題,組織開展專題調研與協商議政活動,力求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履職成果,切實為海晏縣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尕藏尖措表示。
“專題研”提本領
在“新時代政協提案工作”專題學習環節,結合寧夏政協的豐富實踐經驗,學員們對政協提案工作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全新的理解。
此次學習讓學員齊暉對提案工作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提案是政協委員履職的重要方式,是反映社情民意、推動科學決策的關鍵渠道。通過系統學習,掌握了提案從選題、調研、撰寫,到提交、辦理、反饋的全流程要點,深刻理解了提案工作的規律性和使命感,進一步強化了對政協協商民主制度的認識。”齊暉表示,幾天來的所學所得將有力推動格爾木市政協提案工作質量的提升,有助于政協委員更好地發揮作用,為格爾木市的發展建言獻策、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培訓班雖已圓滿結束,但學習和實踐永無止境。學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培訓為新的起點,把所學、所思、所悟充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和水平,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實的工作作風、更強的責任擔當,在新時代政協工作中展現新作為,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力量。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