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人物故事
從北京白領到湟中山溝“雞司令”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王瓊
發布時間:2025-05-23 07:54:22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當代社會,“回鄉種田”已不再是老一輩人眼中“沒出息”的代名詞,而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選擇的新生活方式和職業賽道。

  在北京拿著高薪的“90后”青海姑娘陳怡君,做了個大膽決定——辭職返鄉養黑鳳雞!如今,她的養殖場成了西寧市唯一一家黑鳳雞“大本營”。

  黑鳳雞,又稱“黑羽烏骨雞”,是我國珍稀的藥食兼用型禽類,因羽毛烏黑發亮、骨骼烏黑而得名,有“中國黑寶”之稱。產蛋富含硒元素,肉質緊實無激素,從老人到幼兒都能放心吃,而她的返鄉故事,遠不止“養雞”這么簡單:翻新雞舍帶起標準化養殖,吸納周邊村舍薄弱勞動力,用“土貨”敲開城市餐桌,更把青海的生態與溫情裝進一枚枚綠殼雞蛋里。當墨色羽毛的黑鳳雞在山林間踱步,它們踏出的,是鄉村產業的新圖景,也是一位青年用熱愛反哺家鄉的滾燙初心。

  回鄉種田:讓夢想照進現實

  占地27畝(1畝≈0.06667公頃),逐次投入400余萬元,養殖基地內有直播間、直營店、孵化育雛區、生態養殖區、集中養殖區等。從北京央企設計院辭職返鄉后,陳怡君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過父母手中的接力棒。“看著父母鬢角的白發,我突然意識到,有些夢想不能再等了”。她翻新雞舍、引進純種黑鳳雞苗、建立標準化養殖流程,讓原本零散的養殖場逐漸踏上正規化軌道。如今,此起彼伏的雞鳴聲中,承載的不僅是父母的青春遺憾,更是新一代新農人對鄉村產業的重構與期許。

  反哺家鄉:讓鄉土留住希望

  陳怡君的養殖場優先雇用周邊村子的薄弱勞動力,從喂雞、撿蛋到包裝運輸,為17位村民提供了穩定崗位。她還免費向農戶傳授黑鳳雞養殖技術,以“公司+農戶+養殖基地”的形式向周邊村社、鄉鎮乃至全區輻射,推廣科學養殖技術,逐步扶持建立養殖示范戶,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我們的黑鳳雞是高原生態養殖,產的蛋富含硒元素,這么好的產品不該困在大山里!”通過電商平臺與城市生鮮直供體系,她讓老鄉們的“土貨”賣出了“金價”,更讓沉寂的鄉村煥發出“造血”活力。她的養殖場拒絕使用任何激素與抗生素,黑鳳雞在山林間自由啄食蟲草、谷物,生長周期比普通肉雞長3倍以上。一枚枚綠殼雞蛋被細心包裝成“媽媽的放心蛋”,送往城市家庭的餐桌。

  青年使命:讓青海走向全國

  作為從青海走出去又走回來的年輕人,陳怡君的目光始終望向更廣闊的天地。她在養殖場旁開辟了體驗區,將黑鳳雞深加工產品與西堡鎮牛奶、酸奶等特產一同陳列;她帶著黑鳳雞蛋亮相各大農展會,用“富硒蛋”的金字招牌吸引客商;她在抖音開設賬號,直播山林散養場景,讓網友隔著屏幕感受湟中的藍天白云。“很多人以為青海只有草原和牦牛,其實我們的農畜產品天然、純凈,值得被更多人看見。”鏡頭里,她身后的黑鳳雞正踱步啄食,那是她心中最引以為傲的“湟中名片”。

  從都市白領到山溝“雞司令”,陳怡君的身份轉變背后,是新一代青年對鄉村的深情守望。她說,黑鳳雞的羽毛是黑色的,但黑鳳雞帶動的產業、傳遞的希望,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

  (來源:西寧晚報)

推薦閱讀
青海省政協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召開 吳曉軍講話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召開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青海省雙擁模范單位和雙擁模范個人擬表彰對象
西寧海東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市際聯席會議召開
西寧市基層衛生技能競賽火熱開賽
24H熱點
愛若清水潤澤青海山川——記2024年度青海省科...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科技工作者】科技領航 醫海...
【身邊的感動】什么是親情?她用一千多個日夜作答...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今天,我是一名管護員 ...
“馬電影”的光影人生
【身邊的感動】以愛為針,繡出生命華章——記助人...
【青海故事·探班三百六十行】從都市白領到鄉野“雞...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科技工作者】河湟菜田的“織...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
熱點圖片
書香漫天路——青海啟動圖書(文旅資源)“進車站 上火車”活動
書香漫天路——青海...
青海海北:天橋山祁龍秘境景區打造西北高原生態旅游新標桿
青海海北:天橋山祁...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光影青海 大美無限
【2025青海文化旅游...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光影為媒 看最美的青海
【2025青海文化旅游...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把美麗家鄉繡進畫里
【2025青海文化旅游...
黑鸛的選擇
黑鸛的選擇
【鄉村振興在青海】芫根的“翅膀”
【鄉村振興在青海】...
立足崗位踐初心 服務為民顯擔當
立足崗位踐初心 服務...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從北京白領到湟中山溝“雞司令”

西寧晚報
2025-05-23 07:5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從北京白領到湟中山溝“雞司令”

西寧晚報
2025-05-23 07:5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從北京白領到湟中山溝“雞司令”

  • 2025-05-23 07:54:22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當代社會,“回鄉種田”已不再是老一輩人眼中“沒出息”的代名詞,而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選擇的新生活方式和職業賽道。

  在北京拿著高薪的“90后”青海姑娘陳怡君,做了個大膽決定——辭職返鄉養黑鳳雞!如今,她的養殖場成了西寧市唯一一家黑鳳雞“大本營”。

  黑鳳雞,又稱“黑羽烏骨雞”,是我國珍稀的藥食兼用型禽類,因羽毛烏黑發亮、骨骼烏黑而得名,有“中國黑寶”之稱。產蛋富含硒元素,肉質緊實無激素,從老人到幼兒都能放心吃,而她的返鄉故事,遠不止“養雞”這么簡單:翻新雞舍帶起標準化養殖,吸納周邊村舍薄弱勞動力,用“土貨”敲開城市餐桌,更把青海的生態與溫情裝進一枚枚綠殼雞蛋里。當墨色羽毛的黑鳳雞在山林間踱步,它們踏出的,是鄉村產業的新圖景,也是一位青年用熱愛反哺家鄉的滾燙初心。

  回鄉種田:讓夢想照進現實

  占地27畝(1畝≈0.06667公頃),逐次投入400余萬元,養殖基地內有直播間、直營店、孵化育雛區、生態養殖區、集中養殖區等。從北京央企設計院辭職返鄉后,陳怡君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過父母手中的接力棒。“看著父母鬢角的白發,我突然意識到,有些夢想不能再等了”。她翻新雞舍、引進純種黑鳳雞苗、建立標準化養殖流程,讓原本零散的養殖場逐漸踏上正規化軌道。如今,此起彼伏的雞鳴聲中,承載的不僅是父母的青春遺憾,更是新一代新農人對鄉村產業的重構與期許。

  反哺家鄉:讓鄉土留住希望

  陳怡君的養殖場優先雇用周邊村子的薄弱勞動力,從喂雞、撿蛋到包裝運輸,為17位村民提供了穩定崗位。她還免費向農戶傳授黑鳳雞養殖技術,以“公司+農戶+養殖基地”的形式向周邊村社、鄉鎮乃至全區輻射,推廣科學養殖技術,逐步扶持建立養殖示范戶,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我們的黑鳳雞是高原生態養殖,產的蛋富含硒元素,這么好的產品不該困在大山里!”通過電商平臺與城市生鮮直供體系,她讓老鄉們的“土貨”賣出了“金價”,更讓沉寂的鄉村煥發出“造血”活力。她的養殖場拒絕使用任何激素與抗生素,黑鳳雞在山林間自由啄食蟲草、谷物,生長周期比普通肉雞長3倍以上。一枚枚綠殼雞蛋被細心包裝成“媽媽的放心蛋”,送往城市家庭的餐桌。

  青年使命:讓青海走向全國

  作為從青海走出去又走回來的年輕人,陳怡君的目光始終望向更廣闊的天地。她在養殖場旁開辟了體驗區,將黑鳳雞深加工產品與西堡鎮牛奶、酸奶等特產一同陳列;她帶著黑鳳雞蛋亮相各大農展會,用“富硒蛋”的金字招牌吸引客商;她在抖音開設賬號,直播山林散養場景,讓網友隔著屏幕感受湟中的藍天白云。“很多人以為青海只有草原和牦牛,其實我們的農畜產品天然、純凈,值得被更多人看見。”鏡頭里,她身后的黑鳳雞正踱步啄食,那是她心中最引以為傲的“湟中名片”。

  從都市白領到山溝“雞司令”,陳怡君的身份轉變背后,是新一代青年對鄉村的深情守望。她說,黑鳳雞的羽毛是黑色的,但黑鳳雞帶動的產業、傳遞的希望,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 王瓊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