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生態高地
今年黃河源頭黑頸鶴遷徙數量達318只
作者:祁宗珠
發布時間:2025-05-19 08:48:52
編輯:馬燕燕

黃河源頭的黑頸鶴。加羊多杰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從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獲悉,監測顯示,截至目前,遷徙到黃河鄉境內的黑頸鶴種群數量達到318只。

  3月21日,瑪多縣黃河鄉生態管護員在海拔4000多米的濕地,監測到了今年第一批春季遷徙的黑頸鶴23只。此后,隨著天氣逐漸變暖,成群的黑頸鶴相繼抵達黃河鄉境內的濕地、河流、湖泊休憩。到5月中旬,生態管護員已經監測到318只黑頸鶴。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每年春季,成群結隊的黑頸鶴從越冬地出發,前往夏季繁殖地生活,此后選擇四面環水的草墩、蘆葦叢營巢,哺育幼鶴。

  近年來,在瑪多縣黃河鄉生態管護員的努力下,當地的黑頸鶴孵化率從起初的20%提升到了今年的95%以上,成活率也明顯提升。去年秋季,黃河鄉曾監測到400多只黑頸鶴集結遷徙的壯觀場面,黃河源頭成為三江源地區重要的黑頸鶴夏季繁殖地。

  黃河鄉生態管護員介紹,黑頸鶴在黃河源頭的夏季繁殖地生活時間較長,一般在8個月到9個月,從3月至4月,春季遷徙的黑頸鶴到達高原濕地后,會根據高原的氣候變化,選擇合適的休憩地,繼而在濕地產卵、孵化,到夏季幼鶴成功出生后,成年黑頸鶴會抓緊時間教幼鶴學會覓食、飛行等基本生活技能,直到10月底至11月,天氣變冷后,前往南方一帶越冬。

  (來源:西海都市報)

推薦閱讀
全省開門教育和社會監督工作座談會召開
全省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召開 吳曉軍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西寧老口福街煥新啦
西寧“腹艙帶貨”業務實現運量新突破
24H熱點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天眼”+鐵腳板 ...
“中華水塔·自然榮耀·野生動物”影像展在青海西寧首展
“清風行動2025”查辦野生動植物行政案件11起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老虎溝里尋“大貓”——...
祁連山國家公園科研監測體系從單一向綜合突破
青海:以精準氣象保障護航祁連山生態保護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鳥導”帶客“追鳥”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公報(2024年)...
祁連山國家公園初步建成氣象監測一張網
小灰山椒鳥——青海鳥類又添新成員
熱點圖片
西寧市城中區:200余件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西寧市城中區:200余...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戈壁綠茵燃激情 賽事經濟助發展——第二屆“青超聯賽”海西賽區首場比賽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賽場逐夢展風采 特產飄香火出圈——第二屆“青超聯賽”海南賽區首場比賽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第二屆“青超聯賽”首輪比賽海南龍羊隊1比1戰平果洛格薩爾隊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沙久公路10月有望全線通車
沙久公路10月有望全...
西寧老口福街煥新啦
西寧老口福街煥新啦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天眼”+鐵腳板 守護生態“雙保險”——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③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
格桑花開處 無障亦有愛——寫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之際
格桑花開處 無障亦有...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今年黃河源頭黑頸鶴遷徙數量達318只

西海都市報
2025-05-19 08: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今年黃河源頭黑頸鶴遷徙數量達318只

西海都市報
2025-05-19 08: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今年黃河源頭黑頸鶴遷徙數量達318只

  • 2025-05-19 08:48:52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黃河源頭的黑頸鶴。加羊多杰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從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獲悉,監測顯示,截至目前,遷徙到黃河鄉境內的黑頸鶴種群數量達到318只。

  3月21日,瑪多縣黃河鄉生態管護員在海拔4000多米的濕地,監測到了今年第一批春季遷徙的黑頸鶴23只。此后,隨著天氣逐漸變暖,成群的黑頸鶴相繼抵達黃河鄉境內的濕地、河流、湖泊休憩。到5月中旬,生態管護員已經監測到318只黑頸鶴。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每年春季,成群結隊的黑頸鶴從越冬地出發,前往夏季繁殖地生活,此后選擇四面環水的草墩、蘆葦叢營巢,哺育幼鶴。

  近年來,在瑪多縣黃河鄉生態管護員的努力下,當地的黑頸鶴孵化率從起初的20%提升到了今年的95%以上,成活率也明顯提升。去年秋季,黃河鄉曾監測到400多只黑頸鶴集結遷徙的壯觀場面,黃河源頭成為三江源地區重要的黑頸鶴夏季繁殖地。

  黃河鄉生態管護員介紹,黑頸鶴在黃河源頭的夏季繁殖地生活時間較長,一般在8個月到9個月,從3月至4月,春季遷徙的黑頸鶴到達高原濕地后,會根據高原的氣候變化,選擇合適的休憩地,繼而在濕地產卵、孵化,到夏季幼鶴成功出生后,成年黑頸鶴會抓緊時間教幼鶴學會覓食、飛行等基本生活技能,直到10月底至11月,天氣變冷后,前往南方一帶越冬。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祁宗珠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