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生態高地
青海祁連山地區旗艦物種家底摸清:雪豹251只荒漠貓500只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劉瑜
發布時間:2025-05-12 07:50:03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自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我省對旗艦物種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雪豹、荒漠貓、黑頸鶴等珍稀物種的神秘面紗正逐漸被揭開,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

  雪豹作為高山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和傘護物種,其種群數量和分布情況備受關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與北京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34家高校和科研單位深度合作。自2017年起,先后組織實施了雪豹種群調查、適宜棲息地監測、衛星跟蹤、識別技術、空間分布等科研項目。

  2017年啟動的中國林科院祁連山國家公園雪豹等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項目,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和糞便樣品分析,識別出44只雪豹個體。2022年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雪豹專項調查完成個體識別,其中祁連63只,天峻119只,門源24只。2021年至2023年期間開展雪豹衛星追蹤項目,先后為5只雪豹個體佩戴了衛星跟蹤項圈。今年3月以來,委托專業技術團隊整合2017年至2022年調查數據,利用空間標志重捕模型(SCR)估算出青海片區雪豹種群數量251只(95%置信區間為171只至369只),種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千米1.67只(95%置信區間為每100平方千米1.14只至2.45只),且發現雪豹密度與地形崎嶇度呈正相關,在經度梯度上呈現空間格局,探測率西高東低。

  荒漠貓是我國特有的貓科動物,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9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野生動物調查期間,于5月和11月在門源縣目擊并拍攝到荒漠貓照片,初步確定其在青海片區的分布及潛在棲息地。同年年底,委托北京大學開展豺、荒漠貓物種專項調查,在門源、祁連、天峻等地進行摸底訪談,獲取第一手資料。

  調查期間共布設65臺紅外相機,18臺相機9天內共探測到荒漠貓13次,連續目擊7次,采集糞便樣品133份、荒漠貓尸體樣品3次,還拍攝到雌性荒漠貓成功撫育4只幼崽的畫面。通過近3年專項調查發現,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周邊約有3100平方千米的荒漠貓潛在適宜棲息地,主要分布在門源縣區域,初步估算種群數量約為300只至500只。2021年,在取得國家林草局許可后,捕捉10只荒漠貓(雌性7只、雄性3只)佩戴GPS衛星定位追蹤項圈后放歸野外,截至目前,累積有效追蹤天數2652天,回傳數據123585條,有效定位數據114174條。研究發現灌叢、農田是其主要生境類型,活動高峰為黃昏時段,部分個體呈晨昏型活動節律,個體平均家域面積6.6平方千米,最大可達19.7平方千米,單次連續移動距離最高54千米,填補了荒漠貓行為生態學研究空白。

  在黑頸鶴及其他水鳥研究方面,實地調查表明,黑頸鶴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為夏候鳥,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遷徙至此繁殖,10月下旬飛往越冬地。其主要集中分布于門源縣亂海子、祁連縣野牛溝鄉黑河及源區、央隆鄉托勒河、天峻縣木里錯昂瑪濕地,在祁連縣八寶河、大通河沿岸、天峻縣疏勒河、陽康曲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濕地鳥類共計63種,隸屬于9目20科44屬,主要分布于門源縣亂海子、浩門河,祁連縣黑河源、八寶河、托勒河,天峻縣瓦乎斯附近疏勒河、木里大通河及錯喀莫日湖等地。其中赤麻鴨和斑頭雁為優勢種,廣泛分布。調查共記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8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為黑頸鶴和黑鸛,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包括灰鶴、蓑羽鶴等6種。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通過對這些旗艦物種的深入研究,不僅掌握了物種的種群數量、分布范圍、生活習性等本底資料,也為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公園將繼續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持續推進旗艦物種的研究與保護工作,守護好這片珍貴的生態家園。

  (來源:西寧晚報)

推薦閱讀
吳曉軍在省委學習教育工作專班調研
吳曉軍在省信訪局接待來訪群眾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同德縣第二屆“宗日烽火杯”高原野戰賽舉行
西寧市營商環境分撥中心首案速辦顯雙效
24H熱點
生態管護員鏡頭下的高原生態密碼
青海湟源藥水河入選2025年全國幸福河湖建設試點
首批藏羚羊開啟年度遷徙之旅
民和縣首次發現斑尾榛雞蹤跡
凌小蜇為何受到全國關注
“高原精靈”藏羚羊開啟一年一度遷徙產仔
三江源國家公園發布分區管控要求
【為建設美麗青海增綠添彩】在環湖北岸種下春天
凌小蟄完成MRI檢查 頸前部脊髓仍存壓迫和炎癥
首次記錄!3只東方白鸛“做客”海南共和
熱點圖片
千年藏藥遇上現代科技
千年藏藥遇上現代科技
共赴健康邀約 多學科專家聯合義診
共赴健康邀約 多學科...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綠茵作畫布 高原起歡歌——第二屆“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開幕式側記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瑪爾擋水電站年累計發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
瑪爾擋水電站年累計...
以青春之名 筑夢想之橋——青海共青團服務青年就業專場招聘會見聞
以青春之名 筑夢想之...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一場精彩難忘情誼深厚的揭幕戰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來自雪豹之都西寧的“禮物”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330千伏玉樹二回接入工程保供電“大會戰”全面打響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祁連山地區旗艦物種家底摸清:雪豹251只荒漠貓500只

西寧晚報
2025-05-12 07: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祁連山地區旗艦物種家底摸清:雪豹251只荒漠貓500只

西寧晚報
2025-05-12 07: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祁連山地區旗艦物種家底摸清:雪豹251只荒漠貓500只

  • 2025-05-12 07:50:03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自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我省對旗艦物種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雪豹、荒漠貓、黑頸鶴等珍稀物種的神秘面紗正逐漸被揭開,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

  雪豹作為高山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和傘護物種,其種群數量和分布情況備受關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與北京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34家高校和科研單位深度合作。自2017年起,先后組織實施了雪豹種群調查、適宜棲息地監測、衛星跟蹤、識別技術、空間分布等科研項目。

  2017年啟動的中國林科院祁連山國家公園雪豹等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項目,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和糞便樣品分析,識別出44只雪豹個體。2022年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雪豹專項調查完成個體識別,其中祁連63只,天峻119只,門源24只。2021年至2023年期間開展雪豹衛星追蹤項目,先后為5只雪豹個體佩戴了衛星跟蹤項圈。今年3月以來,委托專業技術團隊整合2017年至2022年調查數據,利用空間標志重捕模型(SCR)估算出青海片區雪豹種群數量251只(95%置信區間為171只至369只),種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千米1.67只(95%置信區間為每100平方千米1.14只至2.45只),且發現雪豹密度與地形崎嶇度呈正相關,在經度梯度上呈現空間格局,探測率西高東低。

  荒漠貓是我國特有的貓科動物,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9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野生動物調查期間,于5月和11月在門源縣目擊并拍攝到荒漠貓照片,初步確定其在青海片區的分布及潛在棲息地。同年年底,委托北京大學開展豺、荒漠貓物種專項調查,在門源、祁連、天峻等地進行摸底訪談,獲取第一手資料。

  調查期間共布設65臺紅外相機,18臺相機9天內共探測到荒漠貓13次,連續目擊7次,采集糞便樣品133份、荒漠貓尸體樣品3次,還拍攝到雌性荒漠貓成功撫育4只幼崽的畫面。通過近3年專項調查發現,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周邊約有3100平方千米的荒漠貓潛在適宜棲息地,主要分布在門源縣區域,初步估算種群數量約為300只至500只。2021年,在取得國家林草局許可后,捕捉10只荒漠貓(雌性7只、雄性3只)佩戴GPS衛星定位追蹤項圈后放歸野外,截至目前,累積有效追蹤天數2652天,回傳數據123585條,有效定位數據114174條。研究發現灌叢、農田是其主要生境類型,活動高峰為黃昏時段,部分個體呈晨昏型活動節律,個體平均家域面積6.6平方千米,最大可達19.7平方千米,單次連續移動距離最高54千米,填補了荒漠貓行為生態學研究空白。

  在黑頸鶴及其他水鳥研究方面,實地調查表明,黑頸鶴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為夏候鳥,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遷徙至此繁殖,10月下旬飛往越冬地。其主要集中分布于門源縣亂海子、祁連縣野牛溝鄉黑河及源區、央隆鄉托勒河、天峻縣木里錯昂瑪濕地,在祁連縣八寶河、大通河沿岸、天峻縣疏勒河、陽康曲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濕地鳥類共計63種,隸屬于9目20科44屬,主要分布于門源縣亂海子、浩門河,祁連縣黑河源、八寶河、托勒河,天峻縣瓦乎斯附近疏勒河、木里大通河及錯喀莫日湖等地。其中赤麻鴨和斑頭雁為優勢種,廣泛分布。調查共記錄國家重點保護鳥類8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為黑頸鶴和黑鸛,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包括灰鶴、蓑羽鶴等6種。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通過對這些旗艦物種的深入研究,不僅掌握了物種的種群數量、分布范圍、生活習性等本底資料,也為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公園將繼續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持續推進旗艦物種的研究與保護工作,守護好這片珍貴的生態家園。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 劉瑜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