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七月的西寧,白日里的暑氣,被晚風悄悄吹散。街頭巷尾的餐飲外擺區,桌椅沿街鋪開。食客們或舉杯談笑,或低頭嘗鮮。涼風卷著食物的香氣,在街巷間游走——這是最近一段時間西寧夏夜最動人的風景。

“感覺今年街道的氣氛不一樣了”
晚上8時許,大新街夜市,青海酸奶、炕鍋羊肉、釀皮等美食香氣四溢,引得路過的市民和游客連連駐足。
“這是剛烤好的羊肉串。”海鮮燒烤店老板馬森福的吆喝聲混在喧鬧里。他坐在店門口的燒烤爐前,左手捏著十幾根鐵簽,手腕一翻,肉串在炭火上打了個滾,油星子濺在炭火上冒起白煙。
“以前不讓擺外頭,屋里就5張桌子,人多的時候,客人坐在里面比較擠。”馬森福把烤好的肉串往鐵盤里一放,鐵簽碰撞發出叮當聲。
“現在政策允許外擺,15張桌子往路邊一撐,每張最少坐4個人。你瞅現在……”馬森福說,晚上8點剛過,15張桌子都坐滿了。
鐵簽碰撞在烤爐上又發出一陣叮當聲,馬森福滿臉笑意:“最近,一天下來,店里能招呼近400人,本地老客和外地游客各占一半,營業額有一萬七八。”
往前走十幾米,另一家燒烤店的26張外擺桌也沒有空的。“你看這天氣多舒服。屋里哪有這氛圍?吹著風喝著酒,聊聊家常,這才叫夏天。”市民丁先生邊和朋友碰杯邊說。
穿過大新街的煙火氣,對面的莫家街同樣熱鬧。老字號馬記麻辣燙的外擺區,店老板馬先生說:“我們店就20多平方米,現在外擺區一擴,空間差不多翻倍了。最多的時候,一天有400人就餐,營業額平均5000元,比以前好多了。”
交通巷南段,馬義特色炕羊排面食店外,擺放著12張桌子。老板馬義剛把一盤炕鍋羊排端給客人,轉身又被兩位游客叫住:“老板,來兩串烤腰子。”他應了一聲:“好嘞!”
“今年開始,我們這里允許店鋪外擺了。外面一熱鬧,就會有其他人被帶進店里,感覺今年街道上的氣氛不一樣了。”在馬義看來,店門口擺放的12張桌子,是帶動店里生意的關鍵之一。

“你別說,坐在外面吃火鍋真不一樣”
夜幕落下,力盟商業步行街成了燈的海洋。逛夜市、吃美食、買飾品……新疆游客王先生和愛人隨著動感的音樂,走進步行街。
一家重慶火鍋店的外擺區,市民李女士正和朋友涮火鍋。“你別說,坐在外面吃火鍋真不一樣,店里吃是解饞,外頭吃是享受。”李女士說。
“我們精心挑選了花架綠植,搭配桌椅,與整個街區氣質相互襯托。最近一到就餐時段,外擺位總是最先滿座。”重慶火鍋店老板說,在外擺位就餐,有一種融入街道生活的體驗感。
步行街里,不少餐飲店動了心思:有的搭起白色帳篷,擺上露營椅;有的在桌邊擺上花,菜單寫在木板上;還有的把燒烤爐搬到戶外,讓客人自己動手烤串。“這不就是浪山嘛!”一名攤主笑著說。
離火鍋店不遠的步行街上,158個流動攤位按區域排開。美味的烤串、清涼的冰粉、酷炫的擺件……一個個特色攤位,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市民和游客。還有街頭藝人彈奏著吉他,不時和觀眾互動。
力盟步行街里,有人舉著烤串拍照,有人在攤位前討價還價,有人坐在外擺區里碰杯——煙火氣里,藏著西寧夏夜的活力。

“西寧夏天的夜晚,就該這么過”
大新街夜市的一張外擺桌前,浙江姑娘“小桃子”舉著手機給朋友打視頻:“你們看這肉,一點都不膻。”
鏡頭里,她轉頭對朋友們說:“我在網上看的西寧游玩攻略還可以,在這兒吹著風吃烤串,比在空調房里爽多了。”她又咬了口肉串,繼續說:“西寧晚上也太涼快了,風土人情又這么溫暖親切,真的是愛了呀。”
雪豹之都第一街•豹街的西北特色生烤羊排店外,四川游客吳女士和朋友吃著奶糕。她們面前的桌子上,釀皮、酸奶、甜醅已經擺好,就等炕鍋羊排上桌。
“白天我們轉了塔爾寺,累壞了。聽說豹街夜市是必來的打卡地,果然沒白來,坐在外頭吃吃喝喝,風一吹,乏勁兒沒了。這煙火氣夠味兒,必須給西寧的城市管理點個贊。”吳女士咬了口奶糕說。
“你看,這外擺政策多好。游客能感受西寧的煙火氣,商戶能多掙錢,雙贏。”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家住交通巷附近的李先生說,“西寧夏天的夜晚,就該這么過。”

外擺攤位點旺商圈“煙火氣”
從大新街到莫家街,從力盟步行街到豹街,西寧夏夜的外擺區里,熱鬧卻不雜亂。
“這些外擺不是隨便擺的。”西寧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寧市經過深入調研,綜合考慮各地區業態布局、空間特點、群眾需求等“個性化”要素,推出“一地一策”的解決方案,實現“市容”“繁榮”兩不誤。
打造“餐飲門店限時外擺”新場景,合理劃定“限時開放區”與“絕對禁止區”,允許餐飲門店在夏秋季旅游高峰的每日中午、晚間有序店外經營,惠及近800家餐飲門店,解決了旅游旺季“一桌難求”問題。
構建“商圈設攤經營聯合治理”新格局,城西區在力盟商圈試點“流動商販定區域”管理,設置特色經營攤位280余個,成立商圈夜經濟管理專班,構建聯席會議、聯合審批、聯合執法等新機制,既解決了無序擺攤影響出行的問題,又積聚了人氣與活力,點旺商圈“煙火氣”。
以征求居民群眾、流動商販、門店經營業主意見為前提,在閑置空地施劃35處“潮汐攤區”近400個攤位,實行經營業主與執法人員共管共治,促進被動管理向主動規范轉變,在滿足群眾消費需求的同時,緩解了城市管理壓力。
看著自家店鋪門口外擺攤坐滿了客人,馬森福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夜色漸深,西寧街頭的燈火依舊明亮。晚風里,食物的香氣還在蔓延,食客們的談笑聲伴著涼爽的風飄向遠處。白日的暑氣已消散,充滿煙火氣的夏夜,正以最愜意的姿態,溫柔地擁抱著這座城市。
(來源:西海都市報)